时间: 2025-05-05 07:2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6:09
满庭芳 战公求问
作者: 王哲 〔元代〕
逸志清虚,放心坦荡,莫令烦冗萦牵。
修身养性,随分乐因缘。
便是崇真奉道,甲丹内长灵烟。
通闲趣,恬应得味,定许处长年。
如然。须了了,免除苦苦,锻炼流传。
便优游自在,做作新鲜。
直待元根渐莹,恁时节功行完全。
还知否,蓬莱路到,见且是人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强调心境的宁静与放松,劝人不要被繁杂琐事所困扰。修身养性,随缘而乐,便是对真理的崇敬与道德的修炼。追求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的乐趣,才能长久地保持身心的和谐。最终,当内在的根基渐渐明晰,功德圆满之时,便会抵达理想的境地,成为真正的人仙。
作者介绍:王哲,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道教思想的重视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内心宁静和道德修养的追求,借以逃避现实的烦恼。
这首诗以“逸志清虚”开篇,展现了诗人渴望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道教思想的影响。诗中的“放心坦荡”强调了一种心态的清明与开阔,倡导人们摆脱世俗的束缚。接下来的“修身养性,随分乐因缘”则进一步指出了修身的重要性,强调人应当随缘而乐,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在描写修炼内丹的过程中,诗人用“甲丹内长灵烟”来象征内心灵性与真实的修行。诗中的“通闲趣,恬应得味”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深刻理解,认为闲适的生活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最后,诗人以“蓬莱路到,见且是人仙”结束,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在这里,蓬莱不仅仅是一处神仙居所,更是内心修行达到的境地,诗人通过对这种境界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追求超脱、达观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心灵的修养与生活的追求,强调通过内修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对道教思想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随分乐因缘”意指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随缘而乐
c) 强求不满
“甲丹”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外在的修饰
b) 内心的修养与真实
c) 世俗的繁杂
诗的最后一句“还知否,蓬莱路到”是指什么?
a) 追求名利
b) 理想的境界
c) 遭遇困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哲的《满庭芳》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但王哲更加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教思想,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