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畔》

时间: 2025-05-01 00:30:25

诗句

江畔菱蒲碧无主,吴牛夜{左马右展}江干归。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0:25

原文展示:

江畔菱蒲碧无主,
吴牛夜左马右展江干归。
舟人不悟月已上,
花脚野蚊撩乱飞。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菱角和蒲草的绿色一片空旷,没有主人看管;
吴地的牛马在夜晚的江岸悠闲归去。
舟上的人却没有意识到,月亮早已升起,
只见脚边的野蚊飞舞,搅扰着宁静的夜晚。

注释:

  • 菱蒲:菱角和蒲草,常见于水边的植物,象征自然的宁静。
  • 吴牛:指的是吴地的牛,吴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代表江南地区。
  • 马右展:马在左边,意味着夜晚归家的牛马一同归来。
  • 舟人不悟月已上:舟上的人未察觉到时间的流逝,月亮已经升起。
  • 花脚野蚊:野蚊在花丛间飞舞,突出夜晚的生动和热闹。

典故解析:

“吴牛”指吴地的牛,吴地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度,代表了江南的水乡文化。“月已上”常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晚年,他经历了政治风波和个人的失落。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宁静与自然的生命力,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江畔》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思考和感受。诗中开篇即描绘了幽静的江边,菱角和蒲草的青翠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主的闲适,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接着,诗人描绘了水牛和马在夜幕下缓缓归去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朴实的乡村生活。最后,舟上的人却未察觉到月亮的升起,暗示了人们常常忽略自然的变化,而脚边飞舞的野蚊则给这一静谧的夜晚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验。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畔菱蒲碧无主: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一种空旷、无人管理的宁静。
  2. 吴牛夜左马右展江干归:牛马归家,表现农村生活的朴实与和谐。
  3. 舟人不悟月已上:强调舟人对自然变化的无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疏离。
  4. 花脚野蚊撩乱飞:展现夜晚的动感,丰富了夜景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菱蒲”比喻自然的清新。
  • 拟人:舟人未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如“夜左马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同时也暗含对现代生活中人们与自然疏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畔: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生活。
  • 菱蒲: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繁荣。
  • 吴牛:体现农村的淳朴和简单。
  • 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野蚊:暗示生活中的细微扰动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主要场景是? A. 江边
    B. 山顶
    C. 城市

  2. “舟人不悟月已上”这句表达了什么? A. 舟人很聪明
    B. 舟人对周围环境的无知
    C. 舟人正在观察月亮

  3. 诗中的“吴牛”指的是? A. 吴地的牛
    B. 北方的牛
    C. 牧场的牛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 王维的《鹿柴》则通过更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山水的宁静,具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相关学术文章关于梅尧臣及其诗歌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下笛 燕 月下笛 寿重梅丈九秩晋五 天净沙·重阳后有怀丘豫凡马尼拉 天净沙 乙巳中秋有怀刘啸秋北婆罗洲 天净沙 长夏卧病,晨起有怀朴初居士北京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八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七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六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五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走为上计 妥妥当当 新寒 包含霰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争多竞少 示字旁的字 悬车之年 蓬荜有辉 方字旁的字 旧墟 包含钞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没法奈何 风器 佗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