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1:10
《谒金门 依韵和孤蟾四阕》
作者:吴澄 〔元代〕
如何喜。自喜自知可矣。
天地与人同一理。
世间知者几。
六十循环卦气。
岁岁二分二至。
坎险何妨离附丽。
共谁研底里。
如何乐。见孤蟾轮廓。
莫道个中难捉摸。
细寻应会错。
斫桂吴生善谑。
管甚高深广博。
记取嫦娥端的约。
当空圆不落。
如何快。认得吾庐堪爱。
虚敞玲珑无障碍。
主人常只在。
得此非因赐赉。
得此非因赌赛。
占断这些境界。
僦来成永买。
如何悟。静看风前雪絮。
飘落晴光明媚处。
易还似露。
大笑忽然回顾。
日在天心几度。
八万里中元不暮。
往来经熟路。
如何快乐呢?自我知道,自我喜悦就可以了。
天地与人有着同样的道理。
世间有几人能够理解呢?
六十年循环的卦象,
每年有二分二至。
面对坎坷和险阻,何妨离开附丽的繁华。
又有谁来探讨其中的奥秘呢?
如何能乐呢?看到孤月的轮廓。
不要说其中难以捉摸。
仔细寻觅,应该会有所领悟。
斫月的吴生善于调侃。
管他有多深奥广博。
记得嫦娥的约定。
在空中,她总是圆而不落。
如何才能快呢?认得我的居所十分可爱。
虚敞而玲珑,毫无阻碍。
主人常常就在这里。
得到这一切并非因为赏赐。
也不是因为赌赛。
占据这些境界,
是租来的,成了永恒的拥有。
如何才能悟呢?静静地看风前的雪絮。
在阳光明媚的地方飘落。
这感觉犹如露水。
大笑着忽然回过头。
日子在天心几度。
八万里间中元永不黄昏。
往来在熟悉的路上。
作者介绍
吴澄,元代诗人,擅长于诗词创作,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哲学、自然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以诗歌表达自我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谒金门 依韵和孤蟾四阕》是一首深邃而优美的诗作。全诗通过“如何”这一反复的问句,引领读者思考快乐、乐趣、快乐的源泉和内心的领悟。诗中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既有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又有对自我内心的观察。孤月的意象贯穿全诗,象征着孤独与宁静,带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吴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融合了哲理思考与自然描绘,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值得反复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蟾”指代什么?
“如何乐”中乐的源泉是什么?
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吴澄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