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金门》

时间: 2025-05-05 04:49:12

诗句

花外忆。

飞燕似曾相识。

满径蓬蒿王谢宅。

玳梁何处觅。

行遍孤村荒驿。

不忍话伊踪迹。

月夜佩环归未得。

四弦弹泪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49:12

原文展示

《谒金门》
作者:陈匪石 〔清代〕

花外忆。飞燕似曾相识。
满径蓬蒿王谢宅。
玳梁何处觅。
行遍孤村荒驿。
不忍话伊踪迹。
月夜佩环归未得。
四弦弹泪湿。


白话文翻译

在花外回忆往昔,仿佛飞燕与我曾经相识。
满径的蓬蒿掩盖了王谢的旧宅。
不知玳梁(珠宝)何处寻觅。
走遍了孤零零的村庄和荒凉的驿站。
不忍提及她的踪迹。
月夜中佩环归来却未能如愿。
四弦琴声中泪水湿透了琴弦。


注释

字词注释

  • 花外:花的外面,指花丛之外的地方。
  • 飞燕:指燕子,象征春天和往事的回忆。
  • 蓬蒿:野草,形容荒凉的景象。
  • 王谢宅:王、谢是古代著名的士族,指的是他们的宅第,寓意衰败。
  • 玳梁:一种装饰品,这里引申为美好事物。
  • 孤村荒驿:形容偏僻的村庄与荒废的驿站,象征孤独与无助。
  • 佩环:佩戴的环饰,象征身份与情感。
  • 四弦:指古琴,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典故解析

  • 王谢:王导和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其宅第曾经繁华,现在却因时光流逝而荒凉。
  • 月夜:传统诗词中,月亮常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往往充满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社会环境变化迅速,使得许多人感到失落和无奈。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抒情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悟。诗歌开篇即以“花外忆”引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回忆的氛围,仿佛在春天的花丛中,诗人触景生情,忆起往昔的点滴。

“飞燕似曾相识”,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然而诗人却感到一丝惆怅,似乎那段美好的时光已不复存在。“满径蓬蒿王谢宅”,通过描绘王谢的荒凉宅第,象征着繁华落尽后的孤寂,传达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荒凉的无奈。

后面的“玳梁何处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寻找的无奈,而“行遍孤村荒驿”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诗人走遍人迹罕至之地,却依然无法找到那份美好。“不忍话伊踪迹”中,诗人选择沉默,显示了对往昔情感的珍惜与难以启齿的痛苦。

最后两句“月夜佩环归未得,四弦弹泪湿”,以月夜为背景,呈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四弦琴声中泪水湿透,象征着心中的悲伤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陈匪石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外忆:说明诗人回忆往事的场景,暗示对过往的思念。
  2. 飞燕似曾相识:燕子象征春天,诗人与燕子的相遇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
  3. 满径蓬蒿王谢宅:描绘荒凉的景象,暗示时间流逝,昔日的繁华已不在。
  4. 玳梁何处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然而却难以找到。
  5. 行遍孤村荒驿:行走在偏僻的村庄和荒废的驿站,进一步强调孤独感。
  6. 不忍话伊踪迹:对于昔日恋人的怀念,难以启齿。
  7. 月夜佩环归未得:月夜下的思念,佩环未归,象征未能实现的愿望。
  8. 四弦弹泪湿:琴声中流露出心中的悲伤,泪水湿透了琴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飞燕”象征过往的美好,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物象赋予人性,如“泪湿琴弦”,形象化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回忆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孤独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唤起读者对过往的共鸣,展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飞燕:象征春天与往事的回忆。
  • 蓬蒿:象征荒凉与失落。
  • 月夜:象征孤独与思念。
  • 四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飞燕”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春天与往事
    c) 孤独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王谢宅”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b) 春天与往事
  2. 荒凉与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谒金门》与《月下独酌》: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孤独的情感,但《谒金门》更侧重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而《月下独酌》则强调在孤独中自我安慰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解析与赏析》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谒金门》的诗意,还能在互动测试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与鉴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承制刘兼济知原州 送静海勾稽高洎 直舍雠理律书呈同舍二首 其一 春帖子词·夫人阁十首 赐禁中所种稻米 即事 城隅晚意 寄王崇 王君瑞秘丞同理青社 移病还台凡阅半岁乃愈始到家园视园夫治畦植花因成自叹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瓤的词语有哪些 耳珥 曰字旁的字 三户 漫天叫价 运动会 抬舁 人字头的字 骨寒毛竖 辰字旁的字 烟消火灭 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顺附 逐客之令 差慰人意 日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