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7:31
天赐纤心怯俗情。
秾华含露自幽生。
一花白洁也倾城。
宁肯王孙几上谢,
偏朝雅士舍边馨。
有吟诗句叫花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纯洁和高雅的追求,认为上天赐予的纤细心思使人对世俗情感感到畏惧。盛开的花朵沾着露水,自然地生长在幽静的环境中。一朵白花的洁白之姿能够倾倒整个城市。宁愿王孙们在这里盛开而凋谢,偏爱那些晨朝的雅士们在此吟诗作对,花儿也愿意倾听他们的诗句。
“王孙”与“雅士”形成对比,前者象征世俗繁华,后者则代表文人清雅的气质。诗中隐含了对高洁志趣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清高品德的推崇。
崔荣江,现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人生哲理为主题,擅长用简朴却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幽兰》创作于社会变迁的时代,诗人试图通过花的意象表达对世俗繁华的反思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幽兰象征高雅的品格,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力量。
这首《幽兰》通过简单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德的追求与对世俗繁华的排斥。前两句“天赐纤心怯俗情”便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感受到来自上天的纤细心思,另一方面却对世俗的情感感到畏惧。这种矛盾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常见,许多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却又渴望内心的宁静与清高。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花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自然生长,象征着一种不受世俗污染的纯洁。这里的“一花白洁也倾城”不仅仅是在赞美花的美丽,更是在强调高洁的品德和纯粹的内心能够吸引人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最后两句“宁肯王孙几上谢,偏朝雅士舍边馨”,则是对世俗与高雅的明确选择。诗人宁愿看到王孙们的花开花谢,也不愿向世俗妥协,而是向那些有雅士情趣的人们倾斜。这种选择彰显了诗人的志向和理想,传达了一种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高洁品德和宁静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高雅、纯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排斥,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高洁情怀和理想追求。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哪类人?
“一花白洁也倾城”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更偏爱哪种生活?
《月下独酌》与《幽兰》都表达了孤独与对高洁生活的追求,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了酒与自然的关系,而崔荣江则通过幽兰的意象体现了对高雅品德的向往。
《静夜思》中的思乡情感与《幽兰》的高洁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体现的是对家乡的依恋,而后者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