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12
醉桃源 贪狼巨门
作者: 王吉昌 〔元代〕
杓枢贪巨秉天真。
玄皇附耳亲。
扶持五蕴已通神。
都收万劫尘。
寂然定,体清新。
温存一性纯。
冥冥物外傲长春。
逍遥月作邻。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贪狼”和“巨门”的象征,表达了对天真无邪的追求。玄皇(指道教的神灵)悄悄地告诉我,扶持着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已经通达了神的境界,万劫的尘埃都已被收集。此时的我心如止水,身体清新,温存着那一份纯真。在冥冥之中,超越物质的束缚,我傲然自立于春天的长空,悠然自得,仿佛月亮是我的邻居。
王吉昌,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受到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元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醉桃源 贪狼巨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作品。诗人在此诗中通过对“贪狼”和“巨门”的意象,传达了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诗歌的开篇即以“杓枢贪巨秉天真”引出,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境界,似乎在暗示一种对纯真和自然状态的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扶持五蕴已通神”,这表明他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的高度,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拥抱了更深层次的智慧。对“万劫尘”的收集,更是体现了他对历史、时间和生命的理解与超越。
全诗最后几句“冥冥物外傲长春。逍遥月作邻。”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描绘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样的境界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在月光下优雅遨游的灵魂,体现了道教哲学中对自然和自我的和谐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笔调,把宇宙、生命与个人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揭示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运用丰富的意象与哲理,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贪狼”和“巨门”属于哪个文化?
“万劫尘”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逍遥月作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