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40:24
学道非学世,韬精养中和。
纡朱各自贵,谁肯聆商歌。
皦皦大圣心,吻然空自多。
著书后子云,千载应不磨。
学习道理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要养精蓄锐,保持内心的和谐。
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贵的追求,谁会愿意听那些世俗的歌谣呢?
清澈明亮的大圣人心中,虽有许多空洞的想法,却不见得有实质的内容。
写下这些书籍,后人子云自然会认可,千年之后依然不会磨灭。
作者介绍:
吴汝一,宋代诗人,字子安,号一斋,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道家思想为根基,强调内心修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学习与追求的思考,体现了对世俗浮华的反思与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岁终呈一斋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吴汝一在诗中表达了对学习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全诗揭示了道与世、精与和的关系,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首先,诗人以“学道非学世”开篇,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和谐。接着,诗中提到“纡朱各自贵”,意在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贵的追求,世俗的名利与声誉并不是唯一的价值。
此外,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批判通过“谁肯聆商歌”体现得淋漓尽致,暗示着对那些无意义的追逐的拒绝。接着,诗人提到“皦皦大圣心”,这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千载应不磨”则表达了对自身著作的信心,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将会流传千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厚,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后世的期许,展现了一个士人对道德与修行的执着追求。吴汝一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修身养性”这一主题,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传达了追求真理与智慧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学道非学世”意指: A. 学习道理是为了功名利禄。 B. 学习道理是为了提升自我。 C. 学习道理是为了迎合他人。 答案:B
“皦皦大圣心”中“大圣”指的是: A. 普通人。 B. 理想的君子。 C. 世俗的英雄。 答案:B
诗中“千载应不磨”的意思是: A. 书籍会被遗忘。 B. 书籍的价值会流传。 C. 书籍的内容会改变。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吴汝一的诗更加关注内心的修养与智慧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两者在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