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33
索居守贞素,久巳忘世机。
晨兴夕还寐,不知时节违。
庭前有芳树,宿昔容颜非。
巢鸟去安之,寒蝉鸣亦稀。
居人歌北风,客子叹无衣。
浮云结阴翳,白日少光辉。
鸿雁号南翔,蟋蟀在中闱。
荣华如流水,一往何当归。
孤独地守着清白的生活,早已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早晨起床,晚上又再入睡,不知时光已经流逝。
庭前有花香四溢的树木,昨夜的容颜已不再。
巢中的鸟儿安静地离去,寒蝉的鸣叫也变得稀少。
住在这里的人唱着北风的歌,客人却叹息没有衣物。
浮云聚集成阴影,白天的阳光也少了光辉。
鸿雁哀鸣着南飞,蟋蟀在院中低吟。
繁华如流水般逝去,归去何处又能寻回?
刘基,字伯温,号宗道,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闻名,诗歌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借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三首 其一》通过描绘诗人独自生活的情境,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使用了多种意象,如“芳树”、“寒蝉”、“鸿雁”,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以“晨兴夕还寐”的生活节奏,表现出一种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沉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透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诗人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对往昔荣华的怀念。尤其是在“荣华如流水,一往何当归”一句中,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虽有淡淡忧伤,却又充满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抒发了对人生短暂、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既孤独又清雅的情感基调。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态度?
A. 热爱
B. 淡漠
C. 追求
“荣华如流水”中“流水”象征的是什么?
A. 繁华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短暂
诗中的“寒蝉鸣亦稀”表现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孤独与静谧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