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48
江上曲(四首)
作者: 刘基 〔明代〕
月出前山青黛寒,
雁声遥下碧云端。
草根错认骊珠吐,
自是西风白露团。
月亮从前面的山上升起,青黛的山色显得格外寒冷;
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从碧蓝的云端飘落。
草根误以为露珠是骊珠吐出,
其实这只是西风带来的白露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景星,明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著称,风格沉稳,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刘基的诗歌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出对生活的深邃理解。
创作背景
《江上曲》创作于明代初年,正值国家初建之际,社会动荡与自然景象交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江上曲》以清新而富有哲理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深邃。开篇的“月出前山青黛寒”构建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青黛色的山上,带来一丝寒意。这种描写不仅呈现了自然的美,更引发人对季节更替的思考。接下来的“雁声遥下碧云端”,更是通过远方传来的雁鸣,增添了一种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游子心中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草根错认骊珠吐”则使用了生动的比喻,草根将露珠误认作珍珠,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与人类情感的投射。诗的最后一句“自是西风白露团”,则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西风带来的白露不仅是季节的标志,更是诗人心境的反映。全诗透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展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黛”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深青色的山色
C. 露水
“草根错认骊珠吐”中“骊珠”象征着:
A. 珍贵的事物
B. 一种草根
C. 秋风
诗的中心思想是:
A. 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感悟
B. 对月亮的赞美
C. 乡愁的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