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鹧鸪 过杨柳渡》

时间: 2025-05-02 17:49:16

诗句

马风宁海遇重阳。

西入关来放肆狂。

好看梅溪杨柳渡,喜游竹径杏花冈。

秦川铺锦宜春睡,渭水横丝系日长。

胜景无穷吟不尽,命工图画比仙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9:16

原文展示:

瑞鹧鸪 过杨柳渡
马钰 〔元代〕

马风宁海遇重阳。
西入关来放肆狂。
好看梅溪杨柳渡,
喜游竹径杏花冈。
秦川铺锦宜春睡,
渭水横丝系日长。
胜景无穷吟不尽,
命工图画比仙乡。

白话文翻译:

在宁海的马风中,我遇见了重阳节。
从西方入关,心情放肆而狂妄。
梅溪的杨柳渡口,景色是如此美丽,
我喜欢在竹径上游玩,走向杏花的冈坡。
秦川的美景如绣锦般铺开,令人春眠不觉,
渭水的长丝绳将日光系住,仿佛时间无限。
这样的胜景无穷无尽,让我吟唱不止,
我请工匠绘制图画,仿佛与仙乡相媲美。

注释:

  • 马风宁海:指马风吹拂的宁海,宁海是古代地名。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象征着长寿。
  • 梅溪:指梅花盛开的溪水,象征春天的美丽。
  • 杨柳渡:杨柳树旁的渡口,表示春意盎然的景象。
  • 秦川:古代指代陕西一带,象征着富饶的土地。
  • 渭水:流经陕西的河流,象征着生命和时间。
  • 胜景:美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源自古代的“登高”习俗,象征着避邪和长寿。
  • 梅溪与杨柳:梅花和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春天与生机,表现自然的魅力。
  • 秦川与渭水:这两个地名在诗歌中常用来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富有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游历于名胜之地,抒发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瑞鹧鸪 过杨柳渡》是一首描绘秋日美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秋日的迷人景色,从重阳节的传统入手,展开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马风宁海遇重阳”一句,开篇便设定了时间背景,带有节令的气息,给人以时光流转的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梅溪、杨柳渡、竹径和杏花冈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游玩乐趣的向往。诗人通过“好看”、“喜游”等词句,传达出对游览的愉悦和享受,令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情。

“秦川铺锦宜春睡,渭水横丝系日长”则更进一步,描绘出宽广的自然景色与宁静的氛围。通过“铺锦”、“横丝”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日的舒适与美好,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令人流连忘返。

最后两句“胜景无穷吟不尽,命工图画比仙乡”,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推向了高潮,传达出一种诗意的无尽。诗人不仅是在描绘景色,更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似乎希望通过图画再现这份美好,超越现实,达到一种仙境般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风宁海遇重阳:描绘了秋高气爽的宁海,正值重阳节,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2. 西入关来放肆狂:诗人西行入关,心情放纵,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洒脱。
  3. 好看梅溪杨柳渡:对梅溪与杨柳渡的赞美,点明了景色的宜人,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
  4. 喜游竹径杏花冈:表达了对竹林小径和杏花冈的向往,体现诗人游玩的愉悦。
  5. 秦川铺锦宜春睡:以“铺锦”形容美丽的春日,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 渭水横丝系日长:渭水的细腻与时间的延续,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悠远的意境。
  7. 胜景无穷吟不尽:赞叹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无尽,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8. 命工图画比仙乡:希望通过绘画再现美景,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结合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秦川铺锦”,通过比喻使景色更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排比:多次使用“好看”、“喜游”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引子,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马风:象征着自由与洒脱。
  2. 重阳:象征着长寿与节日气氛。
  3. 梅溪、杨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4. 秦川、渭水:象征着自然的广袤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节日遇到马风宁海?

    • A. 中秋
    • B. 重阳
    • C.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杨柳渡”代表什么?

    • A. 冬天
    • B. 秋天
    • C. 春天
  3.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希望回归自然
    • B. 希望绘画出美景
    • C. 希望出游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 杜甫的《登高》: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重访草堂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七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九 草地寒甚氈帐中读杜诗 洞仙歌(BC2E·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利州 锦瑟清商引 幽州会饮 失调名(宫人鼓瑟奏霓裳曲) 斡鲁垛观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自弃自暴 鹿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醊奠 轻伪 包含恒的成语 岿然独存 内利 爽然自失 力字旁的字 鱼结尾的成语 包含退的词语有哪些 古先 竭心尽意 墓木拱矣 昼乾夕惕 齊字旁的字 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