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2:33
念奴娇 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为周栎园先生赋用曹顾庵韵二首 其一
作者:陈维崧
青天粉本,是五丁所凿,自然图画。
我识天公矜慎极,吮笔几曾轻下。
晴际添螺,昏时使墨,茜向朝霞借。
烟丝雨发,直教染岱烘华。
我欲地缩千山,袖携五岳,点缀閒亭榭。
一幅横披供眺望,便可于中耕稼。
非画非山,是看是读,饶舌都教罢。
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在蓝天的画布上,仿佛是五位神灵所凿刻出的自然图画。我知道上天非常谨慎,画笔从来不轻易下笔。晴天时,向画中添上贝壳,阴云时则用墨色点缀,朝霞的红色向茜色借光。烟雾和细雨飘散,仿佛将岱山的花朵染上色彩。我想把千山缩进地平,随身携带五岳,点缀着闲适的亭子和楼阁。一幅横幅的画作供人远眺,仿佛可以在其中耕种收获。不是画也不是山,是看还是读,都不需要多言。一身的冷翠,在这里三伏天无夏的气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690),字子美,号松溪,清代诗人,擅长词、诗,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为题材。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诗人通过看山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思考。
此诗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诗的开头以“青天粉本”引出自然的画卷,体现了自然的纯粹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对不同天气的描写,显示了自然变化的丰富多彩,赋予了山水以生命。尤其是“晴际添螺,昏时使墨”,通过对光影变化的细致观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艺术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进一步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与渴望,希望能够将自然的美好随身携带,融入日常生活中。“非画非山,是看是读”,这句揭示了自然与艺术的辩证关系,强调了自然之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一幅画,而是可以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的诗意。整首诗构建了一个优雅、宁静的自然世界,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青天粉本”是指什么?
a) 蓝天与白云
b) 画布
c) 自然景观
d) 以上皆是
“我欲地缩千山”中的“缩”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要征服大自然
b) 对自然的渴望与向往
c) 对山水的批评
d) 以上皆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对比,陈维崧的作品更加强调自然的艺术性与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交融。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探索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