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38
珠穆朗玛志冲霄,苦被白云抱住腰。
一览定知天下小,万山都让此峰高。
忧天可作擎天柱,过海难为跨海桥。
积雪罡风终古事,金身亿丈不容描。
珠穆朗玛峰直冲天际,苦于被白云缠绕着腰间。
一旦俯瞩四方,便知世间万物都显得渺小,
所有的山峰都愿意让位于这巍峨的高度。
忧虑天穹的力量可以成为支撑天地的柱子,
而要跨越大海却难以架设桥梁。
那积雪与狂风早已是古老的事情,
这亿丈高的金色身躯难以用笔描绘。
作者介绍:聂绀弩(1896-1961),原名聂崇义,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和创作。其作品多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剧变之时,诗人通过对珠穆朗玛峰的描绘,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伟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聂绀弩的《咏珠穆朗玛》以珠穆朗玛峰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诗中通过对比,强调了人的局限与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开篇“珠穆朗玛志冲霄,苦被白云抱住腰”,不仅描绘了山峰的高耸,也传达了山的孤独感,山虽高,却被白云环绕,似乎在诉说着它的无奈和苦闷。接着,诗人通过“一览定知天下小,万山都让此峰高”,使读者意识到从高处看世界的视角,仿佛一下子打开了对自然的全新理解。
在此诗中,聂绀弩用“忧天可作擎天柱,过海难为跨海桥”这一对比手法,进一步表达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渺小与无力。擎天柱象征着支撑与力量,而跨海桥则暗示人类无法逾越的困难。最后两句“积雪罡风终古事,金身亿丈不容描”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积雪与狂风是自然的常态,而那高耸的山体则是永恒的存在,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反映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传达了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珠穆朗玛峰被什么包围?
A. 太阳
B. 白云
C. 星星
D. 雨水
诗中“过海难为跨海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A. 跨越困难并不容易
B. 建桥很简单
C. 海洋很危险
D. 大海是美丽的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强调自然的伟大?
A. 比喻与夸张
B. 叙述与对话
C. 描写与抒情
D. 反讽与讽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聂绀弩的《咏珠穆朗玛》更注重对自然的敬畏与哲理的思考,而《登鹳雀楼》则强调人对自然的感受与情感的流露。两首诗在意象的选取和表达的情感上各有不同的侧重,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