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5:20
长相思。长相思。欲寄相思未可期。雁来知几时。长相思。长相思。满目韶华付与谁。缄愁只自知。
长久的思念,长久的思念。我想寄托我的思念却无从等待。大雁飞来,不知要到何时。长久的思念,长久的思念。满眼的美好时光又要与谁分享。心中的忧愁只我自己知道。
“长相思”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常用以表达对爱人或故人的思念之情。大雁被视为信使,象征着归来与离别的情感。
赵尊岳(约1860-1920),字子贞,号澄庵,晚清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情感细腻著称。赵尊岳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长相思》产生于赵尊岳的个人生活中,可能源于对故人或爱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长相思》是一首深情的思念之作,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反复吟唱“长相思”,强调了思念的绵延与深切。接着,诗人提到“欲寄相思未可期”,表达了对寄托情感的无奈,这种无力感让读者感受到思念的痛苦。大雁象征着归来的希望,而“知几时”的问句则带有一种焦虑与期待的情绪。随后的“满目韶华付与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结尾的“缄愁只自知”则暗示了内心的愁苦无法与他人分享,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寄托,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爱与思念的深刻探讨,表现了在美好时光中对爱人不能相见的无奈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