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相思》

时间: 2025-04-29 10:25:20

诗句

长相思。

长相思。

欲寄相思未可期。

雁来知几时。

长相思。

长相思。

满目韶华付与谁。

缄愁只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5:20

原文展示:

长相思。长相思。欲寄相思未可期。雁来知几时。长相思。长相思。满目韶华付与谁。缄愁只自知。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思念,长久的思念。我想寄托我的思念却无从等待。大雁飞来,不知要到何时。长久的思念,长久的思念。满眼的美好时光又要与谁分享。心中的忧愁只我自己知道。

注释:

  • 长相思:指长时间的思念。
  • 欲寄相思未可期:想要寄托思念,但不知道何时能实现。
  • 雁来知几时:雁飞来时,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 满目韶华付与谁:眼前的美好时光,想要与谁分享。
  • 缄愁只自知:心中的愁苦只自己明白。

典故解析:

“长相思”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常用以表达对爱人或故人的思念之情。大雁被视为信使,象征着归来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约1860-1920),字子贞,号澄庵,晚清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情感细腻著称。赵尊岳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创作背景:

《长相思》产生于赵尊岳的个人生活中,可能源于对故人或爱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长相思》是一首深情的思念之作,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反复吟唱“长相思”,强调了思念的绵延与深切。接着,诗人提到“欲寄相思未可期”,表达了对寄托情感的无奈,这种无力感让读者感受到思念的痛苦。大雁象征着归来的希望,而“知几时”的问句则带有一种焦虑与期待的情绪。随后的“满目韶华付与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结尾的“缄愁只自知”则暗示了内心的愁苦无法与他人分享,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寄托,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相思,长相思:强调思念的深刻与持久。
  2. 欲寄相思未可期:表达想寄托思念的渴望,却面临无奈。
  3. 雁来知几时:用大雁的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等待。
  4. 满目韶华付与谁: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失落,令人感到孤独。
  5. 缄愁只自知:心中的苦楚无人知晓,强调了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反复:诗中“长相思”的重复,加重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大雁象征着信使,传递思念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爱与思念的深刻探讨,表现了在美好时光中对爱人不能相见的无奈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长相思:代表持久的思念,情感的核心。
  • 大雁:象征归来的希望,也暗示着思念的距离。
  • 韶华:象征美好的时光,表达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反复出现的词是什么?
    • A. 相思
    • B. 雁
    • C. 付与
  2. “欲寄相思未可期”中的“未可期”意为?
    • A. 无法实现
    • B. 可以期待
    • C. 不值得
  3.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象征时间的流逝?
    • A. 花
    • B. 雁
    • C. 月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同样表达思念,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2. 《钗头凤·世情薄》: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反思与无奈,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情感》

相关查询

过月岩 发白雪楼 硐岭樵歌 莼菜二首 莼菜二首 呈周子充 北闸停舟 白龙洞 浪淘沙·风紧浪淘生 失调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浣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安常守故 角字旁的字 省方观民 十日并出 低首下心 哦诵 南唐二主词 王字旁的字 党坚势盛 樀樀 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咯咯 和声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