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8:00
感皇恩 末後乡人王怀玉乐府语也
梦寐见并州,今朝身到。
未怕清汾照枯槁。
百年狂兴,尽与家山倾倒。
黑头谁办得归来早。
梁苑绿波,长安春草。
惆怅行人暗中老。
故人相送,记得临行曾道。
故园行乐地依然好。
在梦中我曾见到并州,今天我终于来了。
不怕清汾河水照耀我的枯槁。
我这一生的狂热,全部都倾注在故乡之上。
谁能早早地回到故乡呢?
梁苑的绿波荡漾,长安的春草依然茂盛。
令人惆怅的是行人却在暗中变老。
老朋友相送时,我还记得临行时曾说的话。
故乡的游乐场所依旧美好。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元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写于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
《感皇恩》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作者通过对并州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诗中提到的“未怕清汾照枯槁”,体现了对老去的无畏和接受,表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豁达。诗的最后一句“故园行乐地依然好”,更是充满了对故乡美好景色的留恋,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让人对故乡的美好充满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味,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人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人对家园的依恋和对岁月流逝的不安。
诗中提到的“并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西省
B. 陕西省
C. 江苏省
D. 河南省
诗中“未怕清汾照枯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年龄
B. 故乡
C. 朋友
D. 生活
“故园行乐地依然好”这句强调了什么?
A. 对故乡的喜爱
B. 对朋友的思念
C. 生活的无奈
D. 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