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0:13
振衣忽霄汉,巉绝已平视。
一线上天奥,万笏出地底。
斜日在半崖,高鸟飞不起。
豁然倚层空,盘旋径逦迤。
云生乍笼袖,涧响复盈耳。
何处烟林钟,天风吹十里。
蹑景有羽翰,苍苍暮凝紫。
我抖动衣袍,仿佛已飞到天上,巍峨的山峰在我眼前变得平坦。
一条山脊直通天际,万道阳光从地底射出。
夕阳倾斜在半山腰,高飞的鸟儿也无法再飞翔。
我恍然倚靠在空中,盘旋的道路蜿蜒而行。
云朵忽然笼罩了我的衣袖,山涧的流水声在耳边回响。
不知何处传来钟声,天风吹拂,似乎有十里远。
我轻盈地踩着景色,苍茫的暮色中凝聚着紫色的光影。
徐书受,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新岭》是在徐书受游历高山之际创作的,诗中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思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
《新岭》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首句“振衣忽霄汉”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的自得与豪情,仿佛一抖衣服就能飞向天空,立即引入一种超然的境界。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巉绝已平视”展现出高山的巍峨,仿佛在俯视整个天地,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壮丽。
而“一线上天奥,万笏出地底”则进一步描绘了天与地的交汇,瞬间让人联想到宇宙的广阔与神秘。诗中“斜日在半崖”与“高鸟飞不起”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高处的压迫感与大自然的严峻,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豁然倚层空”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心灵的开阔与宁静。而“云生乍笼袖,涧响复盈耳”则通过生动的自然声音与景象,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人对高山流水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独特感受,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之情。
诗中“振衣忽霄汉”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得其乐
B. 忧伤惆怅
C. 迷茫无助
D. 愤怒不平
“万笏出地底”中的“万笏”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星星
C. 大地
D. 山峰
诗中的“高鸟飞不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由
B. 受限
C. 无奈
D. 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