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黄河》

时间: 2025-05-07 06:17:51

诗句

斗杓照水半垂天,水气涨天如白烟。

南北橹声争上下,月中闻鼓避官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51

原文展示:

斗杓照水半垂天,
水气涨天如白烟。
南北橹声争上下,
月中闻鼓避官船。

白话文翻译:

斗杓(北斗星)照耀着水面,半垂在天边;
水面上的雾气弥漫,仿佛白色烟雾般飘渺。
南北两岸的橹声此起彼伏,争先恐后;
在月光中听到鼓声,躲避着官船的经过。

注释:

  • 斗杓:指北斗星,古代称北斗为斗,斗杓为斗柄,形象地描述了星星的方位。
  • 水气:指水面上蒸腾的水汽,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白烟:形容水气的轻盈和飘荡,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 南北橹声:南北两岸的船只划水声,表现出水乡的繁忙气息。
  • 避官船:指百姓在官船经过时选择避让,反映出官民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萨都剌,元代诗人,原名萨都剌,字天池,号雪渔,来自于今内蒙古地区。他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俊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时期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河流与水乡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通过描绘黄河的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黄河》以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水乡的喧嚣。诗的开头以“斗杓照水半垂天”引入,设置了一个清晨或黄昏的时刻,斗杓星辉映着水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水气涨天如白烟”,将黄河的蒸腾气息与天相连,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变化。南北的橹声争相上下,生动地描绘了水乡的繁忙与活力,仿佛能听见船只在激烈竞争中划水的声音。最后一句“月中闻鼓避官船”,则透露出一种隐秘的紧张感,官船的到来使得百姓不得不避让,反映了当时官民关系的微妙。

整首诗以黄河为背景,融合了山水与人文,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人间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斗杓照水半垂天:描绘北斗星的光辉洒在水面,像是半垂在天空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水气涨天如白烟:水面上蒸气弥漫,模糊了天际,形成了朦胧的景象,增加了神秘感。
  3. 南北橹声争上下:南北两岸的船只在争相划水,声响此起彼伏,表现出水乡的热闹与繁忙。
  4. 月中闻鼓避官船:在月光下,鼓声传来,百姓避让官船,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紧张与对权力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气比作白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用“争上下”形容橹声,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间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杓:象征着天上的指引,代表着时间与方向。
  • 水气:寓意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体现了自然的神秘。
  • 橹声:象征着生活的忙碌与不息,表现了人们对生存的努力。
  • 月中鼓声:代表着社会的权威与民众的无奈,反映了官民关系的紧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斗杓”指的是哪个星星?

    • A. 北斗星
    • B. 南斗星
    • C. 天狼星
  2. 诗中提到的“水气”比作什么?

    • A. 云
    • B. 白烟
    • C. 雾
  3. 在诗中,百姓为什么要“避官船”?

    • A. 因为害怕
    • B. 因为尊重
    • C. 因为避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在《登鹳雀楼》中,王之涣同样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人生哲理,但侧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而萨都剌则更注重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萨都剌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山水诗的发展与影响》

相关查询

【正宫】醉太平 出浴图 【中吕】普天乐 答沈甥书 桂湖 戊申清明南郭斋居未归因饯李校翁代柬 改礼器图一篇适后圃见蜘蛛作网口占一绝 鞠华秋开因晚见贵然物之可贵物之可惜也 续成二首 落叶二首 和陈山民在灌留别二首 新筑西崖草舍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撙度 病字头的字 一字旁的字 指日誓心 白字旁的字 散发披襟 包含沤的词语有哪些 左史右经 兵慌马乱 包含掀的成语 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指桑骂槐 谟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邮便局 包含挹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心直嘴快 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