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9:35
水龙吟
作者:卢青山 〔当代〕
苍冥应有长风,浩然吹起中秋月。世间谁有,浩然胸次,如椽巨笔?太白苏辛,洞然肝胆,一时澄澈。看嫦娥宽袖,桂花舞落,漫空堕霏玉雪。不过平常一节。笑古今几人痴绝。归来便可,人间依旧,匆匆作客。我欲随时随地而往,不生分别。叹斯言谁解,杯盘请置,与清醪说。
这首诗描绘了苍穹中长风呼啸,浩然之气把中秋的明月吹起。世间有谁能拥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如同一支巨大的笔?李白和苏轼,胸怀坦荡,心地明亮,一时之间显得格外清澈。看那嫦娥身着宽袖,桂花随风飘落,漫天都是如霏如雪的花瓣,这不过是平常的一幕。笑问古今,究竟有多少人对此痴迷?归来之后,世间依旧如常,匆匆作客。我希望随时随地而去,不再分辨。叹息这话谁能理解,摆上酒杯盘子,与清醪对酌。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入个人独特的情感与思考。他的诗歌常常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
《水龙吟》创作于现代,正值人们对传统文化重新审视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中秋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自我情感的探讨。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开篇以“苍冥应有长风,浩然吹起中秋月”引入,描绘了秋夜的浩瀚与宁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在这种宏大的场景中,诗人自问“世间谁有,浩然胸次”,引发读者对伟大人格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历史诗人的敬仰。
接下来,诗人提到李白与苏轼,强调这两位伟大的诗人以其宽广的胸怀和澄澈的心境,成为了时代的象征。此处不仅是对古人的赞美,更是对自我理想的追求。第三层意象中,嫦娥的宽袖与桂花的飘落,呈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此找到了一种平凡而又美好的生活状态。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淡然态度,虽然身处繁忙的人间,但他渴望随时随地追寻那种超脱的境界,不再受世俗的束缚。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追求,充满了对生命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透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澄澈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太白”指的是哪位诗人?
A. 苏轼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填空题
诗中“我欲随时随地而往,不生__。”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与月亮相关的神话人物。(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两首诗均描绘了月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人生的感悟,但《水龙吟》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思考,而《月下独酌》则体现了李白对孤独的直面与自我解脱的追求。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涵盖了《水龙吟》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