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23
原文展示:
浪纹千顷玻瓈,兰舟棹入空明地。推篷遥望,露华吹湿,薄罗衣袂。蜡焰幢幢,簟痕隐隐,清辉如水。恰愁人无赖,眉间心上,无限事都提起。莫是误来人世。倩姮娥把愁遥寄。奈他碧落,深沈长是,玉楼深闭。五夜哀蛩,一天冷雁,逼人愁死。看方诸影里,丝丝点点,替弹清泪。
白话文翻译:
波浪如镜,千顷水面闪烁着光辉,兰舟轻轻划入空旷明亮的天地。撑开船篷,遥望远方,露水滋润了薄纱衣袖。蜡烛的火光摇曳,竹席上留下隐约的痕迹,清辉如水般洒落。正是愁苦无奈之时,眉头心间,心中无限的忧虑都涌上心头。莫非是误入尘世?让我嫦娥把愁绪遥寄。可是那碧空深邃悠长,玉楼深锁,难以接近。五夜的蛩鸣,朝晨的寒雁,逼得人愁苦不已。看那月影中,点点滴滴,仿佛在为我弹奏清泪。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芳灿,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他的诗歌风格优雅,情感细腻,常常运用丰富的意象与典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常常借助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舟中对月,代表了孤独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龙吟 舟中对月有感》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舟中面对明月,借景抒情,表达了深沉的思索与无奈的愁苦。开篇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兰舟在空明的天地间轻轻划行,展现出宁静的美。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深刻,诗人从美丽的自然景色转向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迷茫。
“恰愁人无赖,眉间心上,无限事都提起”,此句将内心的愁苦与外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愁苦无奈的情感如潮水般涌来,使人感到一种深切的孤独感。接下来提到嫦娥,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又感到无奈,无法触及。
最后几句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忧愁,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悲凉。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艘船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风景
“倩姮娥把愁遥寄”中的“姮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A. 西王母
B. 织女
C. 嫦娥
D. 王嫱
诗中的“蜡焰幢幢”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明亮的白天
B. 宁静的夜晚
C. 风暴中的船只
D. 烟花绽放的夜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