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8:41
满江红 登汪师展江楼次张周卿韵
作者: 魏初 〔元代〕
落日江楼,山不尽乱云横碧。
还又见人家烟火,倚天青壁。
貔虎夜攒分远近,鱼龙入海无南北。
道军门昨夜有人来,传佳檄。
歌慷慨,吾平昔。
今潦倒,嗟何及。
幸此身膏沐,太平文德。
方喜诗坛逢老手,却愁酒阵当强敌。
便从今都与卷降幡,知吾必。
在落日的江楼上,远处的山峦与天空中的乱云交织在一起。
又看见了人家冒出的烟火,靠在青色的山壁之下。
像貔虎般的敌人夜里聚集,远近交错,鱼龙般的战舰入海,无分南北。
道军门昨夜有人到访,传来了美好的消息。
我歌唱慷慨激昂,昔日的我。
如今却潦倒,唉,何必再提。
幸好这身躯沐浴在太平的文德之中。
本来高兴能在诗坛遇到老前辈,却又愁苦于酒阵中面对强敌。
从今往后,我都要卷起旗帜,知道我必然会成功。
魏初,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但以其诗作在元代文坛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作品多体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风格豪放。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江楼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家国的思考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文人对理想的追求。
《满江红 登汪师展江楼次张周卿韵》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忧思的诗。诗人以江楼为背景,描绘了落日的美景与远方的山川,渲染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诗人转向对战局的思考,描绘了敌人如貔虎般聚集的景象,表现出对国家危局的忧虑。在提及“佳檄”时,诗人似乎对未来的希望充满期待,但随即又陷入潦倒的感慨之中。这种情感的起伏,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珍惜和对诗坛老手的敬仰,同时又流露出对竞争的忧虑。最后一句“知吾必”更是体现了诗人决心不屈的精神,尽管面对挑战,仍然坚信会有成功的一天。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背景的结合,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以及面对竞争的不屈精神。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文人气概。
诗中提到的“佳檄”是什么?
A. 好消息
B. 战争
C. 诗歌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自豪
B. 失落
C. 平常
“卷降幡”象征着什么?
A. 胜利
B. 撤退
C.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