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55
作者: 文徵明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轻轻拂去残存的碑文,铭刻的字迹依稀可读。感慨当初依靠飞黄腾达的机会是何等重要,后来却又是何等残酷。难道说功高就必然死去吗?可怜的是事情过去了,言语却难以弥补。最令人痛恨和悲伤的是,风波与牢狱的遭遇。难道不想念那疆域的缩小,难道不想念徽钦的羞辱,想念徽钦既然已经回归,我的身心又属于何处?千年之后不再谈论南渡的过错,当时只怕中原复兴,笑谈区区一棵松树又能如何,能否满足其欲望。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性格沉稳,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文徵明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深刻忧虑。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文徵明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对过去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无奈。诗中多次提到对徽钦的羞辱与对疆域缩小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在对“风波狱”的叹息中,诗人不仅是在回顾个人的遭遇,更是在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未来的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揭示了权力、功名与个人生命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碑”象征什么?
“岂是功高身合死”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文徵明的《满江红》更加倾向于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命运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壮志与对酒人生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