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2:27
花犯
冼玉清北游京师,归途过沪,出所作水仙图卷索题,因用梦窗韵倚此报之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拥缃裘宵衣炫缟,寒光散馀晕。
暗惊蓬鬓,杂佩响瑶阶,魂返谁认。
漏深渐感东风紧,亭亭莲步稳。
爱小立碧窗幽茜,从教春讯准。
何人肖得此娉婷,调铅处省识王孙遗恨。
相伴久,芳根共漱泉清韵。
湘娥怨素弦自写,还凝想月波来浸鬒。
待记取琅玕高馆,飘飘仙袂引。
在夜晚我披着轻盈的绣衣,寒光映照下,依稀还有余晕。
突然惊觉自己鬓发凌乱,佩饰在瑶台上响起,灵魂归来却无人认得。
时钟渐深,感受到东风的紧迫,轻盈的莲步走得稳。
我爱那小立在碧窗幽茜之下的人儿,春天的信息从她那里传来。
谁能描得她的娉婷姿态,在调铅的地方,才省悟王孙的遗恨。
陪伴了很久,芳根共同洗涤泉水的清韵。
湘娥怨曲在素弦上自我表达,依然在月波中凝思,浸染了鬒发。
待我牢记那琅玕高馆,飘飘的仙袂引导着我。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诗人,因其在古诗词上的造诣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融汇传统与个人情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北游京师归途经过上海时,受到灵感启发,借以水仙图卷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表现了抒情与写景的结合。
这首《花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几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透过“拥缃裘”与“寒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华丽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女子的形象细致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渴望。诗中“何人肖得此娉婷”一问,似乎在表达对美丽事物的无奈与渴望,体现了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比如“湘娥怨素弦自写”,不仅传达了情感的内涵,还将音乐与情感相结合,增添了诗的韵味。此外,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意象,如“莲步”、“月波”等,象征着美好与纯洁,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呼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具体的事物,更是承载着诗人情感的符号,丰富了诗的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拥缃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衣服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湘娥”象征着什么?
a) 忧愁的女子
b) 美丽的女子
c) 仙女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龙榆生的《花犯》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哀伤。两者都展示了女性的柔情与美,但龙榆生更注重环境与情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