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7:40
四月八日风雨歇,
放翁宅前湖水高。
典衣沽酒亦足醉,
骑马看花徒尔劳。
海国尚闻歌蔓草,
山陵谁与荐樱桃?
元龙本是无能者,
后世谩称湖海豪。
四月八日,风雨刚刚停歇,放翁(指放翁陆游)家前的湖水已经涨得很高。穿着华丽衣服,买酒也足以让我醉倒,骑马赏花却只是徒劳无功。海上的国度依旧能听到歌声和蔓草的气息,山上的陵墓又有谁来荐上樱桃呢?元龙(指元代的文学家元好问)本是个无能的人,后世却虚情假意地称他为湖海的豪杰。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书法家,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漠。
王冕的《偶成》体现了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名利的冷漠态度。诗的开头以“风雨歇”引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湖水高涨,暗示着自然的生机。然而,随之而来的“典衣沽酒”则展现了生活中的奢华与虚荣,诗人对这种奢侈生活持批判态度。他认为,骑马看花的行为只是徒劳无功,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美丽所迷惑。
接下来的两句“海国尚闻歌蔓草,山陵谁与荐樱桃”,则引入了对社会和人情的深刻思考。海国的歌声和蔓草的生长象征着繁华,但在山陵的寂静中,却又没有人来献上美好的樱桃,这种对比突显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最后两句“元龙本是无能者,后世谩称湖海豪”,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后世对一些名人的虚假赞美,显示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失望与讽刺。
整首诗以春季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王冕对荣华富贵的淡泊和对真情实感的渴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反讽等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思考与批判。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名利的冷漠、对人情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真情实感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冕的《偶成》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典衣沽酒亦足醉”中的“沽酒”是什么意思?
“海国尚闻歌蔓草”中“蔓草”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