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44
白露下亭皋,绿叶飒已槁。
弱质不自贵,却怨秋风早。
征雁鸣,游子在远道。
如何鹿皮翁,忘言对芳草。
在白露时节,亭边的水草已经枯黄,绿叶也变得萧瑟。
我这瘦弱的身子并不自我珍惜,却怨恨秋风来得太早。
远方传来雁鸣声,游子此时正行走在漫漫长途。
那位鹿皮翁,默默无言地与芳草对立。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号“饮水庵”,以山水画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取材于生活和自然景观,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与孤寂,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及人们的忧虑。
王冕的《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思念。开头以“白露下亭皋”引入,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亭子旁的草木已然枯黄,给人以凄凉之感,突显出秋天的来临。接着,诗人自述“弱质不自贵”,暗示自己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脆弱,感慨秋风的早到让自己倍感失落。
“征雁鸣,游子在远道”一语中,游子远行与归雁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游子在外孤独的旅程更加强化了这种情感。而“如何鹿皮翁,忘言对芳草”则以鹿皮翁的形象,表现了对于生命的沉思,似乎是在提醒自己面对自然的无言与释然。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生命、时间与亲情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游子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诗中“弱质不自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征雁鸣”中的“征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