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10
一萼红 壬申暮春偕瓠厂螴弟登明霞洞观海
作者:黄公渚
石栏阴。有缃桃一树,娇小不胜簪。
芒屩冲云,笋舆穿岭,薄暮人意冥沈。
碧山悄松萝无极,渐梵呗催起绕枝禽。
青豆房栊,丹华洞府。两度凭临。
缥缈隐娥珠阙,怕蓬山鸟使,颠倒初心。
海外云来,中原地尽,还怜残世相寻。
羁思共灵潮朝暮,送春归难买万黄金。
刻意参天,寻碑不恨山深。
在阴影中的石栏旁,有一棵绯红的桃树,娇小得几乎承受不住簪子。
穿着草鞋,迎着云彩,乘坐竹舆穿行于山岭之间,薄暮时分,人的心情变得沉闷。
碧绿的山间,松萝缠绕,无穷无尽,渐渐的佛音唤醒了枝头的鸟儿。
青豆的房屋,丹华的洞府,曾两度在此凭栏远眺。
那隐秘的仙女宫殿让我怯怕,恐怕蓬莱山的鸟儿会让我迷失初心。
海外的云彩飘来,中原的土地渐行渐远,我更怜惜这残破的世界,依然在追寻。
羁绊的思绪随着潮起潮落,送走春天却难以用万金来买得。
我刻意寻求高耸入天的碑刻,却不觉得山深。
作者介绍:黄公渚,近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壬申年春末,诗人携友人前往明霞洞观海,灵感源于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开篇便勾勒出阴凉的石栏和娇小的桃树,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既有自然的美感,又透露出一丝孤独和脆弱。接着,诗人通过“芒屩冲云,笋舆穿岭”,描绘了登山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然而“薄暮人意冥沉”却又暗示着心情的沉重与迷茫。
中段的“碧山悄松萝无极”,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山林与自然的静谧,而“渐梵呗催起绕枝禽”则引入了一种佛教的意境,仿佛在呼唤着一种超脱的境界。后半部分中,诗人通过描绘“缥缈隐娥珠阙”与“怕蓬山鸟使”,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初心的迷失与追寻。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探讨了自我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体现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缃桃”是什么颜色的果实?
诗人的心情在薄暮时分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