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竹扇赠别》

时间: 2025-05-04 03:42:34

诗句

湘竹殊堪制,齐纨且未工。

幸亲芳袖日,犹带旧林风。

掩笑歌筵里,传书卧阁中。

竟将为别赠,宁与合欢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2:34

题竹扇赠别

原文展示:

湘竹殊堪制,齐纨且未工。
幸亲芳袖日,犹带旧林风。
掩笑歌筵里,传书卧阁中。
竟将为别赠,宁与合欢同。

白话文翻译:

这竹子是湘江特产,极适合制作竹扇,而精致的丝绸还没有织成。
幸好在你芳香的袖子里,仍然带着我对旧林的思念。
在欢笑的歌宴上,我将书信悄悄传递到你的卧房。
最后决定把这扇子作为别离的赠礼,宁愿它与合欢花同样珍贵。

注释:

  • 湘竹:特指产于湘江的竹子,质地优良,适合制作扇子。
  • 齐纨:指的是精致的丝绸,未工表示尚未织成。
  • 芳袖:指女子的衣袖,带有香气,象征着温柔与亲密。
  • 掩笑:指掩饰笑容,带有隐忍的意味。
  • 合欢:象征着团圆和欢乐的花,寓意美好的祝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题竹扇赠别》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竹扇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诗中开篇提到“湘竹”,不仅展示了竹子的优雅与特点,还暗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接着“齐纨且未工”一句,展现出诗人对于亲友的美好祝愿,尽管物品尚未完成,但情感却是完满的。第三句“掩笑歌筵里,传书卧阁中”,描绘了欢聚时的欢乐与离别时的情感交织,既有欢笑的歌宴,又有传递思念的私信,形成强烈的对比。整首诗以“竟将为别赠”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珍重,竹扇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友谊的长存。这首诗不仅在字句上流畅优美,更在意境上引人深思,展示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湘竹殊堪制”:湘江的竹子极为适合制作扇子,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
    • “齐纨且未工”:丝绸尚未织成,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尚未实现,暗含对未来的期待。
    • “幸亲芳袖日”:与亲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带着温暖的回忆。
    • “犹带旧林风”:旧林的风,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感情的延续。
    • “掩笑歌筵里”:在欢聚的场合中,表现出离别的隐忍与不舍。
    • “传书卧阁中”:在私密的空间中传递思念,显示出对友谊的珍视。
    • “竟将为别赠”:最终将竹扇作为离别的礼物,寓意深远。
    • “宁与合欢同”:愿这份情谊与合欢花一样美好,象征着团圆与快乐。
  • 修辞手法

    • 比喻:竹扇比作情谊,丰富了诗的意象。
    • 对仗:整体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竹扇与合欢花象征着友谊、团圆与祝福。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竹扇作为媒介,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祝愿,展现了离别时的温情与不舍。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
  • :象征着友情的传递与祝福。
  • 合欢:象征着团圆与幸福。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竹”指的是哪种竹子?

      • A. 四川竹
      • B. 湘江竹
      • C. 黄河竹
        答案:B
    2. “齐纨且未工”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美好的愿望尚未实现
      • B. 扇子已经完成
      • C. 朋友已经离开
        答案:A
    3. 诗中“合欢”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团圆与欢乐
      • C. 伤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李白
    • 《送别》——王之涣
  •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送别》相比,《题竹扇赠别》更注重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送别》则展现出更为壮阔的离别场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选注》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怀中诗 渔歌子 思帝乡 独夜闻箫 贺罗之成石龟钓纶之作 登金山 西湖山 新正雪行宛陵道中 漫兴 高邮晚兴 渡澜沧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讯验 鸟字旁的字 索开头的成语 一家之说 一臂之力 皇门 余念 兴会淋漓 开口见心 对茬儿 邑字旁的字 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铁错 皓首穷经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