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8:10
《鹧鸪天》
野粉宫墙暮两边。
洛京依旧锁婵娟。
一声金缕关情处,
满串骊珠讶许圆。
金谷月,石楼烟。
留连光景待他年。
袜尘休放凌波去,
更听新翻倒玉船。
在黄昏时分,野花掩映的宫墙两侧,洛阳依旧锁住了那皎洁的月光。一声金缕的笛声在关情的地方响起,满串的骊珠似乎也惊讶于这圆月的美丽。金谷的月色,石楼的烟雾,留连于这美好的光景,期待来年再见。不再让袜尘飘浮于波上,更想听那新翻的玉船声。
金谷月、石楼烟等典故,均源自古代诗词,常用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情感寄托。
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首诗创作于王恽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时,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情感需求。
《鹧鸪天》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对往昔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开篇以“野粉宫墙”引入,展现了黄昏时分那种静谧而美丽的景象,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安静的温暖。接着,通过“洛京依旧锁婵娟”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似乎在暗示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内心的情感依旧浓烈。
“金缕”的笛声如同一根情感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让人沉浸在那种美妙的氛围中。而“满串骊珠讶许圆”则用骊珠的美好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美好,令人感到惊艳与欣喜。
整首词以“金谷月,石楼烟”作为过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袜尘休放凌波去,更听新翻倒玉船”,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诗中的“金缕”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笛声
C. 花香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袜尘”象征什么?
A. 轻浮的东西
B. 忧伤的情感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A
“洛京依旧锁婵娟”中,锁住了什么?
A. 皎洁的月光
B. 美丽的风景
C. 过往的记忆
答案:A
比较王恽的《鹧鸪天》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但王恽的作品更偏向于对往事的怀念,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对爱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