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

时间: 2025-05-02 12:24:23

诗句

一点真阳在坎,移来点化离阴。

这些造化义幽深。

须是明心见性。

妙在一尘不染,自然对境无心。

可怜世上少知音。

会得超凡入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4:23

原文展示

西江月
王惟一

一点真阳在坎,移来点化离阴。
这些造化义幽深。须是明心见性。
妙在一尘不染,自然对境无心。
可怜世上少知音。会得超凡入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艰难的环境中,内心寻求真理和明悟的过程。真理如同点滴阳光,能够驱散阴暗的迷雾。自然的法则深邃而富有意蕴,只有通过内心的明晰才能领悟。诗中提到的“妙在一尘不染”,强调一种纯净的心境,能够自然而然地与外界和谐相处。可惜的是,世上知音稀少,真正能够超越世俗,达到圣境的人并不多。

注释

  • 真阳:指真理或正能量。
  • :指艰难困苦的境遇。
  • 点化:启发、开悟。
  • 离阴:摆脱阴暗、迷惑的状态。
  • 明心见性:清晰地了解内心和事物的本质。
  • 一尘不染:形容心灵的纯洁。
  • 知音: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
  • 超凡入圣:超越世俗,达到圣贤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惟一,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道教和佛教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宇宙的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多有抒发内心困境和追求真理的倾向。王惟一的这首《西江月》便是在此背景下,表达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渴望。

诗歌鉴赏

《西江月》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勾勒出一种对真理与内心明悟的追求。诗中描绘的“真阳”与“离阴”的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挣扎与觉悟。王惟一在这里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面对世俗的纷扰时,唯有内心的清澈与宁静才能使人超脱。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暗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是何等珍贵。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精神追求,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真正的智慧与超凡境界,需要内心的修炼和对外界的超然。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点真阳在坎”:在艰难的境遇中,存在着真理的光辉。
    • “移来点化离阴”:通过启发,能够摆脱迷雾与困扰。
    • “这些造化义幽深”:自然的法则和道理是深邃而含蓄的。
    • “须是明心见性”:必须要有清晰的内心,才能领悟这些道理。
    • “妙在一尘不染”:心灵的纯洁使人能够超然物外。
    • “自然对境无心”:与外界和谐相处,无所挂碍。
    • “可怜世上少知音”: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 “会得超凡入圣”:能够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真阳”比作真理的光辉,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明悟、智慧追求的渴望,强调在世俗纷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 真阳:象征真理与智慧,照亮心灵的黑暗。
  • :象征人生的艰难与困境。
  • 一尘不染:象征内心的纯洁与无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点真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真理与智慧
    c) 人际关系

  2. “可怜世上少知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渴望
    b) 满足与快乐
    c) 绝望与悲伤

  3. 诗中提到的“明心见性”主要强调什么? a) 学习知识
    b) 了解内心本质
    c) 外在表现

答案

  1. b) 真理与智慧
  2. a) 孤独与渴望
  3. b) 了解内心本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惟一的《西江月》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惟一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创作》
  • 《王惟一诗文选》

相关查询

仙游潭五首·北寺 五郡 赋园中所有十首 秦穆公墓 王维吴道子画 石鼓 种菜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蚕市 馈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珞琭 贼蠹 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掷果潘郎 言和意顺 入字旁的字 高枕安寝 斑鸠 貝字旁的字 降液 甘字旁的字 深入骨髓 广字头的字 盘迂 非人不传 乚字旁的字 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踚的词语有哪些 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