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6:55
寒食明朝一百五,
谁家冉冉尚厨烟。
桃花开尽叶初绿,
燕子飞来体自便。
爱客渐能陪痛饮,
读书无思懒开编。
秦川雪尽南山出,
思共肩舆看麦田。
明天就是寒食节,时日已到一百五。
不知道哪家还在升起炊烟。
桃花已经凋谢,嫩叶刚刚发芽,
燕子飞回来了,任由它自由翱翔。
我爱交朋友,渐渐能够陪着他们痛饮,
读书时却总是无心,懒得翻开书卷。
秦川的雪已融尽,南山已显露出来,
我希望能一起乘坐肩舆,去看麦田的景象。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溪,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文风简练,擅长抒情和写景,作品多以身世、家庭、友谊为主题。
该诗创作于寒食节前夕,诗人思念友人,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在节日来临时的孤独与惆怅。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是苏辙在寒食节前夕寄给弟弟苏轼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寒食节的氛围,首先提到的是节日的来临,接着引入了自然景象中桃花的凋零和燕子的归来,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更迭。桃花的凋谢象征着青春的流逝,而燕子的归来则带来了春的气息,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后四句则转向抒情,苏辙表达了对朋友的热爱和饮酒作乐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懒散的态度,似乎对读书的无心与对生活的随性表现出一种淡然。最后一句提到“秦川雪尽南山出”,预示着自然的复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流露出对自然更替的哲思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寒食节通常是在什么时间?
A. 春分
B. 清明前一天
C. 端午节
“桃花开尽”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到来
B. 青春的流逝
C. 自然的繁荣
诗中提到的“肩舆”是什么?
A. 一种交通工具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