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34:51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 蔡淑萍 〔当代〕
风啸疏枝,雪摧衰草,黯然还过清秋。
况一声珍重,恨满心头。
能怨青山遮断,荒漠远客自难留。
凭残柳,何禁折损,怎系离愁?愁愁。
自今往后,应目断天涯,尺素难投。
叹门前流水,焉得西流!
何处长缨千丈,悬白日长照书楼?
诗吟苦,方求索时,不负同游。
在风中啸叫的树枝上,雪压倒了衰败的草,黯然地经过了清秋。
更何况那一声珍重的话语,恨意充满心头。
能怨那青山遮断了去路,荒凉的沙漠使远客难以停留。
倚靠着残柳,何必在意折损,如何系住这离愁?愁愁。
从今往后,应当遥望天涯,书信难以寄托。
叹息门前的流水,何以向西流去!
哪里有长长的缨绳千丈,可以悬挂在白日之下,照耀书楼?
吟唱诗歌的苦,正是求索之时,不辜负曾经的同行。
蔡淑萍是当代女诗人,作品常关注情感与自然,表达细腻的内心感受。她的诗作多以古典诗词为基础,融合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中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情感波澜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迷茫。诗的开头用“风啸疏枝,雪摧衰草”描绘出一种萧条的意境,借助秋冬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浓厚的离愁氛围。接着,诗人强调“一声珍重”的重要性,恨意在心头涌动,反映出对失去的深切惋惜。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用“青山遮断”和“荒漠远客”来象征人生的障碍与孤独,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诗中反复提到的“离愁”不仅是对情感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活无奈的叹息。特别是“自今往后,应目断天涯,尺素难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信件寄托的无望。
最后,诗人以“长缨千丈,悬白日长照书楼”结束,似乎在寻找一种能够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又显得遥不可及。这首诗整体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令人联想到人生的种种无常与思念的苦楚。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深层的情感挣扎与思考,最终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而又深邃的哲理。
诗中“风啸疏枝,雪摧衰草”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冬
d) 冬春
“尺素难投”中的“尺素”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书籍
c) 羽毛
d) 诗篇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爱情的甜蜜
b) 离愁与迷茫
c) 友谊的温暖
d) 生活的快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