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30
江接伍胥水,山围泰伯城。
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
客到溪云合,吟成春水生。
名泉携汲便,日日听茶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园林图景。江水与伍胥山相接,山环绕着古泰伯城。园中的芳香花木郁郁葱葱,隐约可见的小路上开满了野花。客人来到这里,溪水与云朵交融,吟咏声仿佛使春水流淌而生。名泉的水随时可以取来,日日都能听到茶水冲泡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德元,清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作品多围绕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恬淡雅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秦对岩先生的园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文人士子追求隐逸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园林景观。开篇两句“江接伍胥水,山围泰伯城”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还引入了历史人物,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融在一起。接着,“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的对比,展现了园中景色的丰富和层次,暗示着在宁静的环境中,细微之处自有一番绚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客到溪云合,吟成春水生”描绘了游人到来时的情景,仿佛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机。最后两句“名泉携汲便,日日听茶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喜爱,以及在此地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美,也有对历史的尊重,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悠闲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敬仰,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伍子胥
B. 孟子
C. 屈原
D. 陶渊明
诗中的“细路野花明”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寂寞
B. 生活的单调
C. 自然的生机
D. 人的愤怒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反思
B. 对战争的渴望
C.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D. 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答案:1.A 2.C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德元的诗更强调历史文化的融入,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