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34
陌上桑,无人采,入夏绿阴深似海。
行人来往得清凉,借问蚕姑无个在。
蚕姑不在在何处?闻说官司要官布。
大家小家都捉去,岂许蚕姑独能住?
日间绩麻夜织机,养蚕种田俱失时。
田夫奔走受鞭笞,饥苦无以供支持。
蚕姑且将官布办,桑老田荒空自叹。
明朝相对泪滂沱,米粮丝税将奈何?
在陌生的桑树上,已经没有人去采摘,夏天的绿荫深得像海一样。
过路的人走来走去,感受到阵阵清凉,问起蚕姑,她人在哪里?
蚕姑不在,她又在哪里呢?听说官府要征收官布。
大家的小家都被抓走,难道蚕姑就能独自留存?
白天纺麻,晚上织布,养蚕种田的时间都被耽误了。
农夫奔波受尽鞭打,饥饿苦难无以维持生活。
蚕姑只得暂时处理官布,桑树老了,田地荒芜,空自叹息。
明天相对泪流满面,粮食和丝税将如何应对?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陌上桑》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桑树和蚕姑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难处境和对官府压迫的不满。
《陌上桑》是一首深具社会关怀的诗作,王冕通过描绘桑树、蚕姑和农民的生活,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的开头以“陌上桑,无人采”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孤独的氛围,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使得本应繁荣的桑树产业变得冷清。随着诗句的推进,王冕通过行人的清凉感受与对蚕姑的询问,展现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生活的怀念和对蚕姑命运的关心。
诗中提到“官司要官布”,揭示了官府对民众的压迫,表现出农民对生计的无奈和苦闷。王冕通过描写“田夫奔走受鞭笞”的悲惨景象,表现了农民在重税与劳作之间的艰难处境,使人感受到深刻的社会不公。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忧愁和无奈,最后以“明朝相对泪滂沱”作为结尾,更是将这种无助与悲痛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王冕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对社会的不满与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与农民苦难的关切,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压迫与不公。通过蚕姑与桑树的象征,展现了对传统农业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陌上桑》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王冕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蚕姑”主要是指什么职业?
A) 织布工
B) 养蚕的妇女
C) 农夫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关切?
A) 自然景观
B) 社会动荡与农民苦难
C) 个人情感
王冕的《陌上桑》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但王冕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揭露,而李白则表现出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