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水村图》

时间: 2025-04-26 01:49:01

诗句

茅舍竹篱山掩映,蒹葭杨柳水萦纡。

渔人定指扁舟路,歌客应寻隐者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9:01

原文展示:

题水村图
茅舍竹篱山掩映,
蒹葭杨柳水萦纡。
渔人定指扁舟路,
歌客应寻隐者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村落的景象:茅草屋和竹篱笆在山中隐约可见,芦苇和杨柳随水波轻轻摇曳。渔夫可能指着小舟所要去的方向,而歌唱的人们也应该在寻找隐士的路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舍:用茅草盖成的小屋,指乡村的房屋。
  • 竹篱:用竹子做的篱笆,常见于农村。
  • 掩映:遮蔽和映衬,形容山体和房舍在一起构成一种隐秘的美。
  • 蒹葭:指芦苇,生长在水边,常用作意象。
  • 萦纡:缭绕,形容水流的曲折。
  • 扁舟:指小船,通常用于捕鱼。
  • 隐者:在此指隐居的人,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直接的典故,但“隐者”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指追求隐逸生活的诗人或哲人,与道家思想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淳,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题水村图》创作于元代,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生活的美好,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水村图》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静谧的乡村水景,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茅舍竹篱山掩映,蒹葭杨柳水萦纡”通过茅草屋与竹篱的描写,勾勒出一种朴素而宁静的乡村生活,山的掩映使得这一景象更显得幽静与隐秘。接下来“渔人定指扁舟路,歌客应寻隐者徒”,则将视角由静态的自然风光转向了人们的活动,渔人和歌客的出现,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气与活力。诗的整体氛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心中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整体而言,诗歌在构图上简单明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值得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舍竹篱山掩映:描绘乡村的建筑环境,简单的茅舍与竹篱笆在山的映衬下更显得亲切自然。
  2. 蒹葭杨柳水萦纡:水边的芦苇和杨柳,与水面相互交融,形成一种悠然自得的自然景象。
  3. 渔人定指扁舟路:渔人指着小舟的航向,展现出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4. 歌客应寻隐者徒:歌唱的人们在寻找隐士,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着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乡村景象与人们的活动相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水乡村落的描绘,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舍:象征着简单与朴素的生活。
  • 竹篱:象征着自然的屏障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 渔人: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
  • 歌客:象征着追求精神生活和艺术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主要环境是什么? a) 山林
    b) 水乡
    c) 沙漠

  2. 诗中的“隐者”指的是哪类人? a) 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b) 商人
    c) 游子

答案:

  1. b) 水乡
  2. a) 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孟淳的《题水村图》和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孟淳的作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与中国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十四 寄建州姚员外 再次张丞韵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三一八 题资福院平绿轩二首 山人 坐进庵戏作 其一 清侍者自长沙归云居来辞且乞偈余敛目想见清自遥田庄拄策而上将及到天亭回视诸峰如关种所作庐山夕阳图 初夏与王宋二同寅夜坐用杜韵 其一 悼词四章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抚的词语有哪些 嘎七马八 数罪并罚 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麥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超类绝伦 星桥火树 避开头的成语 龍字旁的字 背义负恩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尽信书不如无书 拳铳 窟笼 愤愤不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