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08
游黄杨岩
作者: 郑域 〔宋代〕
暮秋访幽隐,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在暮秋时节,我来到幽静的黄杨岩,踏着轻便的鞋子,走在崩崖之上。
当我走到山顶时,发现这里与平地的高度差不多。
我举手撩动层层云雾,俯视四周,竟然没有高耸的山峰。
稀疏的藤蔓缠绕着赤色的虬龙,青苔黏附着青色的茸毛。
我面朝三神山,远眺那缥缈的东海。
我指点山景,欢声笑语不断,仿佛在半天之中回荡。
我希望能有大鹏鸟的背影,载着我去无尽的游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域,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游历黄杨岩,感受了自然的雄伟与灵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郑域的《游黄杨岩》以其清新的意境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暮秋访幽隐”引入了秋日的宁静,表达出一种隐逸的情怀。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在山顶的感受,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叹,又隐含了对高度的哲思,表明了在高处与平地相同的感悟,体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则表现了诗人对云雾的亲近和对山峰的淡然,进一步强调了“高峰”与“平地”的关系,表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疏藤、赤虬、青茸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联“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引发了对自由的向往,象征着对无尽探索的渴望,表达了诗人渴求超脱世俗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杨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峰”与“平地”的关系是什么?
A. 高峰更高
B. 平地更低
C. 高峰与平地相同
D. 没有关系
诗中“安得大鹏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大鹏的羡慕
B. 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C. 对山的向往
D. 对秋天的喜爱
诗中的“疏藤挂赤虬”描绘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生机
B. 人的孤独
C. 生活的烦恼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域的《游黄杨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郑域的诗更显洒脱,王维则更具禅意,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