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黄杨岩》

时间: 2025-05-02 04:57:08

诗句

暮秋访幽隐,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08

原文展示:

游黄杨岩
作者: 郑域 〔宋代〕

暮秋访幽隐,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白话文翻译:

在暮秋时节,我来到幽静的黄杨岩,踏着轻便的鞋子,走在崩崖之上。
当我走到山顶时,发现这里与平地的高度差不多。
我举手撩动层层云雾,俯视四周,竟然没有高耸的山峰。
稀疏的藤蔓缠绕着赤色的虬龙,青苔黏附着青色的茸毛。
我面朝三神山,远眺那缥缈的东海。
我指点山景,欢声笑语不断,仿佛在半天之中回荡。
我希望能有大鹏鸟的背影,载着我去无尽的游历。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隐:指幽静隐秘的地方。
  • 谢屐:谢,古代指轻便的鞋子;屐,木屐。
  • 凌崩空:凌,踏;崩空,形容高耸的崖壁。
  • :撩动,挑起。
  • 层云:指多层的云雾。
  • 高峰:高耸的山峰。
  • 疏藤:稀疏的藤蔓。
  • 赤虬:赤色的龙。
  • 青茸:青色的苔藓。
  • 面首:面朝的方向。
  • 缥缈:轻薄、隐约的样子。
  • 指点:指着并谈论。

典故解析:

  • 大鹏:指的是神话中的大鹏鸟,象征着自由和无尽的游历。
  • 三神山:指古代传说中的三座神山,具有神秘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域,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游历黄杨岩,感受了自然的雄伟与灵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郑域的《游黄杨岩》以其清新的意境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暮秋访幽隐”引入了秋日的宁静,表达出一种隐逸的情怀。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在山顶的感受,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叹,又隐含了对高度的哲思,表明了在高处与平地相同的感悟,体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则表现了诗人对云雾的亲近和对山峰的淡然,进一步强调了“高峰”与“平地”的关系,表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疏藤、赤虬、青茸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联“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引发了对自由的向往,象征着对无尽探索的渴望,表达了诗人渴求超脱世俗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秋访幽隐:在秋末的时光,去寻找幽静隐秘的地方。
  2. 谢屐凌崩空:穿着轻便的鞋子,走在崩塌的高空之上。
  3.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当我走到山顶时,发现和地面的高度差不多。
  4.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手举起撩动层云,俯视四周,没有高耸的山峰。
  5.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稀疏的藤蔓缠绕着赤色的龙,青苔粘附着青色的茸毛。
  6.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面朝三神山,远眺那缥缈的东海。
  7.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指着山景欢声笑语,仿佛在半天之中回荡。
  8.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希望能有大鹏鸟的背影,载着我去无尽的游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情感的寄托。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和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杨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黄杨岩: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2. 层云:象征着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3. 大鹏:象征着自由和无尽的探索欲望。
  4. 三神山:象征着神秘和崇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峰”与“平地”的关系是什么?
    A. 高峰更高
    B. 平地更低
    C. 高峰与平地相同
    D. 没有关系

  2. 诗中“安得大鹏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大鹏的羡慕
    B. 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C. 对山的向往
    D. 对秋天的喜爱

  3. 诗中的“疏藤挂赤虬”描绘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生机
    B. 人的孤独
    C. 生活的烦恼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态度。
  • 王维《鹿柴》:展现了山水之间的恬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郑域的《游黄杨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郑域的诗更显洒脱,王维则更具禅意,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雪樵过访,赋此以赠 鹧鸪天 次韵和尹默偶成 鹧鸪天 饯丛碧丈 丙辰中秋闻震警 鹧鸪天 其六 鬻画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和外,咏柳 鹧鸪天 古邑潮州广场观夜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德服人 鼻息如雷 食不暇饱 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秘的词语有哪些 言从计听 用字旁的字 黄开头的成语 逢场作趣 艮字旁的字 张世杰 力字旁的字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首字旁的字 咳家 十字旁的字 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诟谇谣诼 强食自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