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20
鹊桥仙
作者:元好问
梨花春暮,垂杨秋晚,归袖无人重挽。
浮云流水十年间,算只有青山在眼。
风台月榭,朱唇檀板,多病全疏酒盏。
刘郎争得似当时,比前度心情又减。
在梨花凋落的春末,垂柳飘荡的秋季,回首时却没有人再来挽留我的衣袖。
经历了十年的浮云流水,算来只有那青山依然在眼前。
在风台月榭之中,朱唇和檀板相映,因多病而更显得酒盏疏离。
刘郎与往昔相比,心情似乎又减了许多。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震,号天池,金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金朝的兴衰,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人情世态,尤以词作闻名。
创作背景
《鹊桥仙》创作于元好问的晚年,正值金朝的衰落和动乱时期,诗人常常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反映出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鹊桥仙》展现了元好问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梨花和垂柳这两种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诗人以“归袖无人重挽”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流露出一种孤独的心境。
“浮云流水十年间,算只有青山在眼”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尽管人事已非,但青山依旧,似乎在提醒诗人珍惜眼前。接下来的“风台月榭,朱唇檀板”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环境,然而“多病全疏酒盏”又将这种温馨与诗人自身的多病状态形成对比,表现了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最后一句“刘郎争得似当时,比前度心情又减”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曾经美好爱情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揭示出人们在经历过后,往往难以回到从前的心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具感染力,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心境的变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爱情的失落,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情感深沉,发人深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鹊桥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元好问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浮云流水”主要比喻什么?
A) 爱情
B) 时光流逝
C) 自然景象
D) 生活烦恼
“归袖无人重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喜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系统化地呈现了《鹊桥仙》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