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9:03
美人皎如玉,挟瑟升高堂。
泠泠向长风,操作孤凤凰。
曲度未终竟,玄云蔽穹苍。
走兽骇赴林,飞鸟号且翔。
高山与流水,日莫空凄凉。
这位美人如同洁白的玉石,手中抱着瑟琴走上高堂。
琴声在长风中轻轻悠扬,仿佛操控着孤独的凤凰。
乐曲的旋律还未结束,乌云遮蔽了天空。
走兽惊恐地奔向森林,飞鸟在空中哀鸣翱翔。
高山与流水相伴,日子在空旷中显得无比凄凉。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明代开国功臣之一,也是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尤其以《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作品闻名。
《咏史二十一首》是刘基在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经历中,结合历史事件而创作的一组诗。此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孤独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音乐和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的“美人皎如玉”便引入了一个美的形象,而“挟瑟升高堂”则将这一美丽与音乐的优雅结合起来,传达出一种高雅的气氛。随着乐声的响起,诗人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悠远的境界,仿佛可以听到那泠泠的琴声在长风中回荡。
然而,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逐渐引入了阴郁的情绪。“玄云蔽穹苍”的景象,暗示着一种压抑的氛围。走兽和飞鸟的惊慌,反映了大自然对人类情感的共鸣,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与孤独。最后两句“高山与流水,日莫空凄凉”则结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中所伴随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意象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美、孤独和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的“美人皎如玉”是用来形容什么?
a) 一座高山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一种乐器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挟瑟升高堂”中的瑟是一种_____。
判断题:诗中“走兽骇赴林”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 (对/错)
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 其二十》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刘基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加豪放,强调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