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喜迁莺 永嘉思远楼端午》

时间: 2025-05-02 12:36:56

诗句

香尘盈箧。

是旧日赐来,宫罗叠雪。

服艾衣清,浴兰汤暖,输与个人娟洁。

性巧戏拈针缕,蹙得虎儿狞劣。

鬓半亸,贴朱符翠篆,同心双结。

愁绝追楚俗。

独吊湘累,日映沉菰叶。

綵鹢浮空,鸣鼍聒昼,十里翠红相接。

漫有倚空栏槛,谁把朱帘高揭。

归去也,听叩舷儿女,尚传歌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6

原文展示

香尘盈箧。是旧日赐来,宫罗叠雪。服艾衣清,浴兰汤暖,输与个人娟洁。性巧戏拈针缕,蹙得虎儿狞劣。鬓半亸,贴朱符翠篆,同心双结。愁绝追楚俗。独吊湘累,日映沉菰叶。綵鹢浮空,鸣鼍聒昼,十里翠红相接。漫有倚空栏槛,谁把朱帘高揭。归去也,听叩舷儿女,尚传歌阕。

白话文翻译

香气弥漫在箱子里,这是往日馈赠的佳品,宫廷织锦如雪般轻盈。我穿着艾草染的衣裳,享受着兰花汤的温暖,洁净而优雅。我的性情灵巧,玩弄着针线,缝制得如虎一般狞厉的花样。鬓发微微散落,贴上朱红的符文和翠色的篆字,结成心心相连的结。愁苦已绝,不再追逐楚地的风俗。独自吊唁湘水的遗憾,阳光照映着沉重的菰叶。彩鹢在空中飞舞,鸣叫的蝉声喧嚣着白昼,十里之间翠绿与红色交相辉映。漫无目的地倚靠在空中的栏杆,谁还将朱帘高高揭起?回去吧,听那儿女们在船边敲打着,依然传唱着旧日的歌谣。

注释

  • 香尘:香气和尘埃,指香料的芳香。
  • 艾衣:用艾草染制的衣服,端午节常穿的衣物。
  • 兰汤:用兰草浸泡的水,象征洁净和美好。
  • 鬓半亸:鬓发微微散落,形容头发的轻松状态。
  • 朱符翠篆:用朱红色的符文和绿色的篆字装饰,寓意吉祥。
  • 楚俗:楚地的风俗,暗指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湘累:指湘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綵鹢:彩色的水鸟,象征生动的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晞颜,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尤擅长描绘节令与风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端午节,反映了作者在节日时的思绪与情感,一方面表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朱晞颜的《喜迁莺·永嘉思远楼端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与个人内心的感受。诗中既有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又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怀念。开篇“香尘盈箧”即引入节日气氛,读者仿佛能嗅到那份久违的香气。接着,诗人通过“服艾衣清,浴兰汤暖”展现出端午节的习俗,艾草与兰汤的结合,象征着健康与清洁,诗人对此体现了深切的理解与珍视。

然而,诗中又暗含对过往的追忆与不舍。“愁绝追楚俗”一句,显然是对故乡风俗的缅怀,表达了诗人在都市生活与故乡文化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后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色,彩鹢与鸣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富有韵律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脉动和节日的欢愉。

最后一句“归去也,听叩舷儿女,尚传歌阕”,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期盼。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具个人色彩,又不失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尘盈箧:香气弥漫,表明节日的气氛。
  2. 是旧日赐来,宫罗叠雪:呈现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3. 服艾衣清:穿着艾草染的衣物,强调节日的习俗。
  4. 浴兰汤暖:享受兰花汤的温暖,象征洁净和舒适。
  5. 输与个人娟洁:表达出诗人对自我形象的重视。
  6. 性巧戏拈针缕:描绘诗人的灵巧与细腻。
  7. 蹙得虎儿狞劣:暗示作品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8. 鬓半亸,贴朱符翠篆:形象描绘出节日的装扮。
  9. 愁绝追楚俗:表达对故乡风俗的深切思念。
  10. 独吊湘累,日映沉菰叶: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11. 綵鹢浮空,鸣鼍聒昼:营造出生动的环境氛围。
  12. 十里翠红相接:描绘出节日的绚丽景象。
  13. 漫有倚空栏槛:抒发了一种闲适的心境。
  14. 谁把朱帘高揭:表达出对节日欢愉的期待。
  15. 归去也,听叩舷儿女:回归与传承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比作尘埃,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彩鹢与鸣蝉赋予生命,使自然更为生动。
  • 对仗:如“朱符翠篆”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端午节的习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现代生活中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尘:象征节日的气氛和传统文化的气息。
  • 艾衣:代表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符号。
  • 兰汤:象征着纯洁、健康的生活态度。
  • 彩鹢:寓意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
  • 朱帘:象征着节日的欢愉与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香尘盈箧”意指什么? A. 香气弥漫
    B. 物品堆积
    C. 诗人忧伤
    D. 自然景色
    答案:A

  2. “愁绝追楚俗”中的“楚俗”指代什么? A. 楚地的风俗
    B. 现代的生活
    C. 诗人的情感
    D. 古代的习俗
    答案:A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亲情的思念
    B.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端午日赐衣》:同样描绘节日习俗与个人情感的诗作。
  • 杜甫《春望》:反映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作品。

诗词对比

  • 朱晞颜《喜迁莺》与李白《端午日赐衣》:两者均通过节日表达对传统的尊重与个人情感,但朱晞颜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交融,李白则更加直接地表达对节日的热爱与期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欣赏》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好事近(宴客七首。时留平江,俾侍儿歌以侑觞) 好事近 贺曾渐溪得孙 好事近 题画 好事近(用前韵答邓端友使君) 好事近 好事近·襟韵绝纤尘 好事近 好事近 其二 程继诚生日 好事近 乙酉仲春,自灵峰访鹭山于大荆,不见三月矣。二灵间花事甚盛,惜匆匆在兵尘间也 好事近 前题 顶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不亦善夫 流年似水 镸字旁的字 太阿倒持 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芸 应付自如 世掌丝纶 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纪号 韦字旁的字 钟祥 夜市 包含毋的成语 干字旁的字 乾乾翼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