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20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其五
作者: 耶律楚材
玄珠罗帐密,寒鼎篆烟沈。
翡翠疏帘隔,琉璃古殿深。
本来无垢体,何必拂尘襟。
斫却蟾中桂,方成假若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典雅的环境,暗示了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第一句描述了用玄珠编织的帐子,密密地覆盖着;第二句写寒鼎中袅袅升起的烟,显得沉静而深邃。
接着,诗人提到翡翠色的帘子轻轻隔开,琉璃制的古殿则显得更加深远。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本质的思考,认为本来是无垢的,何必去拂去表面的尘埃。最后一句通过“斫却蟾中桂”比喻,说明只有斩去虚妄的事物,才能真正成就内心的宁静与完美。
作者介绍:耶律楚材(1190年-1251年),字志远,契丹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元代的文化与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提倡文治,反对武力。他的诗风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广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时。耶律楚材作为身处权力中心的文人,创作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内心宁静与理想世界的向往。
耶律楚材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开头的“玄珠罗帐密”与“寒鼎篆烟沈”,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宁静的空间,既有感官的享受,又引人深思。古代文化中,帐幕和鼎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前者代表隐秘与保护,后者则与祭祀、烹饪等生活息息相关,展现了一种生活的仪式感。接下来的“翡翠疏帘隔,琉璃古殿深”使人联想到一种清雅而高远的境界,翡翠与琉璃的结合,既展示了物质的华美,也暗示着精神的追求。
最后两句则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诗人通过“本来无垢体”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认为真正的自我不需要为表面的尘埃所困扰。这种超然的态度与哲学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智慧与宁静的力量。同时“斫却蟾中桂,方成假若林”用比喻手法,传达出一种对虚幻与真实的辩证关系,只有斩断虚妄,才能获得真实的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清净与超脱,强调了自我反思与追求真实的价值,传递出一种哲学思考与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鼎”象征什么?
A. 温暖的气氛
B. 古老的智慧
C. 奢华的生活
D. 现代的科技
“本来无垢体”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追求物质
B. 内心的纯净
C. 逃避现实
D. 迷失自我
诗中“斫却蟾中桂”用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虚幻的追求
C. 真实的自我
D. 失去的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耶律楚材的《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其五》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探讨了孤独与内心的宁静,但耶律的诗更加注重哲学思考,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的豪放。两者在意象运用上也有所不同,耶律的诗多用静谧的环境描绘,而李白则利用酒与月亮的对比,展现出更为奔放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