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8:26:51

诗句

三面疏棂掩绛绡。

一襟华月度春宵。

绿阴佳处凭楼高。

消息恋花元蛱蝶,端相窥镜伫兰苕。

悭人软语待明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6:51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三
作者: 赵尊岳

三面疏棂掩绛绡。
一襟华月度春宵。
绿阴佳处凭楼高。
消息恋花元蛱蝶,
端相窥镜伫兰苕。
悭人软语待明朝。

白话文翻译:

三面窗棂轻轻遮掩着红色绡帛,
一轮美丽的月光洒在春夜的怀抱中。
在绿荫浓密的美丽地方,凭栏而立,
听闻花间的蝴蝶轻舞,
在那儿,我静静地对着镜子,凝望着兰花的影子。
期待着明天悭吝的人儿轻声细语。

注释:

  • 疏棂:窗棂,指窗户的木框。
  • 绛绡:红色的薄纱,常用作帷帐。
  • 一襟华月:一襟指一层月光,华月即美丽的月光。
  • 绿阴佳处:指树木繁茂的地方,适合游玩的好去处。
  • 消息恋花元蛱蝶:消息指花间的动静,恋花指对花的喜爱,蛱蝶即蝴蝶。
  • 悭人软语:悭人指吝啬的人,软语即柔和的言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著名词人,其词风细腻柔美,常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

创作背景:在近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赵尊岳的创作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春夜的孤独与期盼中,表露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美景,诗人在三面窗前,依窗而立,感受着春夜的温柔与宁静。通过“华月”和“绿阴”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仿佛可以触摸到那轻柔的月光和浓密的树影。诗中出现的“蛱蝶”不仅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最后的“悭人软语待明朝”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温情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柔情。整首词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面疏棂掩绛绡:窗棂遮掩着红色绡帛,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春夜氛围。
    • 一襟华月度春宵:月光如绸缎一般洒在春夜,增添了夜的浪漫。
    • 绿阴佳处凭楼高:在美丽的绿阴处,倚靠高楼欣赏景色。
    • 消息恋花元蛱蝶:听到花间蝴蝶的舞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 端相窥镜伫兰苕:凝望镜中的兰花影子,深沉而细腻的情感流露。
    • 悭人软语待明朝:期待明天的柔和言语,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华月”)、拟人(如“消息恋花”)、对仗(如“绿阴佳处凭楼高”),增强了词句的表现力和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春夜: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华月:代表美好和浪漫的情感。
  • 绿阴:体现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蛱蝶:象征爱情与生命的活力。
  • 兰苕:代表内心深处的细腻感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月”指的是?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2. 诗人期望“明朝”有什么样的情感表达?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逃避
  3. “悭人”在诗中指的是?

    • A. 慷慨的人
    • B. 吝啬的人
    • C. 忙碌的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尊岳更侧重于描绘春夜的景色和情感,而李清照更多地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赵尊岳的生平与创作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清平乐 其三》的诗意和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方海丰诗境楼分赋得春风 大帽山 次姜秦祠和胡教授韵 承天寺寻勤上人 舟过兴济县暂往段长老藏经阁避暑 马斗虎 水龙吟·题文信国公遗像及手劄墨迹 好事近 好事近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林林总总 秤斤注两 丘井 不着疼热 肉字旁的字 瓢箪 一体知悉 牛字旁的字 矣结尾的成语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长字旁的字 束蕴请火 邈廓 幾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妇道人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