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6:43
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
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
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
兰叶小舟不见。怅春情半篙流短。
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算。
多少翠襦金碗。奈伤心莺捎蝶乱。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二十四个花期已经到来,春天似乎已过了一半。橘花刚刚绽放,榆树的烟雾又开始变化,野鸟在呼唤着彼此。哪里还有秋千和池塘的身影呢?在画旗旁的箫声显得悠缓而沉静。兰叶和小舟已不再可见,令人感到春日的情感如同短暂的桨声流淌。苍老的枝头和细嫩的草儿,似乎无尽地飘散着玉钱般的花瓣。多少翠色的衣衫和金色的碗,怎能抵挡心中的伤感,听那黄莺和蝴蝶的混乱呢?
邹祗谟,字君宗,号梅溪,清代诗人,生于1730年,卒于1798年。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邹氏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首《柳初新 丁未清明》写于清明前后,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从而引发了对春日的感慨与对逝去的伤感。
《柳初新 丁未清明》是一首生动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头的“二十四番花信满”,以时间为线索,暗示春天已过半,带有一丝惆怅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橘花绽放和榆烟变化,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意。
“何处秋千池馆”,表现出游乐场所的空寂,似乎春日的欢乐也在悄然流逝。“兰叶小舟不见”,用小舟的消失来暗示春日情感的短暂与流逝,令人感到惋惜。最后,诗人以苍髯老枝和细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岁月沧桑的感觉,深刻反映了内心的伤感。
整首诗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流转,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易逝的思考,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内心的惆怅。
以下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
诗中用什么比喻来形容花瓣?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春望》(杜甫)与《柳初新 丁未清明》在主题上都涉及春天的景色与情感,但《春望》更多地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而《柳初新 丁未清明》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