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5-07 08:49:41

诗句

不成将息。

强起当歌无气力。

爱好天成。

从古蛾眉不让人。

无情芳草。

依旧萋萋青未了。

客燕伶俜。

又向江南遇著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9:41

减字木兰花

作者:袁思亮 〔近代〕

原文展示

不成将息。强起当歌无气力。
爱好天成。从古蛾眉不让人。
无情芳草。依旧萋萋青未了。
客燕伶俜。又向江南遇著春。

白话文翻译

不能再继续休息,只能强迫自己歌唱,虽然没有力气。
这份喜好是天生的,从古至今,像蛾眉一样让人倾慕。
无情的芳草,依然郁郁葱葱,春天还未结束。
孤独的燕子,又在江南遇见春天。

注释

  • 不成将息:不能再休息。
  • 强起当歌无气力:强迫自己起身歌唱,但已无力气。
  • 蛾眉: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
  • 无情芳草:指生长的草木,对人情冷漠。
  • 萋萋:形容草木繁盛的样子。
  • 伶俜:孤独、凄凉的样子。

典故解析

“蛾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体现了古人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多次社会变革,其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色,常在诗中表达感情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在时代变迁与个人经历的影响下,袁思亮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减字木兰花》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无奈而美丽的情感。诗的开头“不能再继续休息”,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疲惫与无奈,似乎在反映现代人在生活中的压力。而“强起当歌无气力”则揭示出一种即使在困顿中也要努力寻找快乐的态度。接下来提到的“蛾眉”则是对美的向往,意味着在艰难中仍然渴望美好,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无情芳草”指代那些依旧在生长的草木,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无情。尽管个人情感经历了风雨,周遭的自然仍然保有生机。而最后一句“又向江南遇著春”,则展现出一种希望与生机,春天的到来似乎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悲伤又美丽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不成将息:表达出作者处于一种无法休息的状态。
    2. 强起当歌无气力:尽管疲惫,仍强迫自己歌唱,表现出一种坚韧的精神。
    3. 爱好天成:对美好事物的自然喜爱,显示对生命的热爱。
    4. 从古蛾眉不让人:美丽的蛾眉传承自古,象征着永恒的美。
    5. 无情芳草:即使在情感的困境中,生命依然继续。
    6. 依旧萋萋青未了:草木的生长与生命的延续,象征着希望。
    7. 客燕伶俜:孤单的燕子在江南,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8. 又向江南遇著春:春天的来临,带来新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丽的女子比作蛾眉,形象生动。
    • 拟人:芳草无情,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很好的对称与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蛾眉:象征美丽与柔情,体现了人们对美的向往。
  • 芳草:代表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 春天: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带来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蛾眉”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花
    • C) 一种鸟
  2. “无情芳草”暗示了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情感的冷漠
    • C) 美丽的景色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袁思亮的《减字木兰花》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但袁思亮的风格更显细腻与感性,而苏轼则更为豪放与豁达。

参考资料

  • 《中国近现代诗词选》
  • 《袁思亮诗文集》

相关查询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其八 和双溪五首 其一 补乐府十篇·帝高阳氏之乐歌 天阴望钟山 和曾竑父光孝佳句 山居杂诗九十首 问西湖梅 禁直偶作三首 题雪景二首 题禁中黄石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焦糖 失政 攴字旁的字 瑞雪 倒裳索领 赤字旁的字 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例不兴,无例不灭 臣字旁的字 虎踪猫迹 仰取俯拾 企伫之心 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荆姬 共饮一江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