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6 19:39:55

诗句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

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39:55

原文展示: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
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白话文翻译:

可怜的是哪家的少年,他顺着溪流乘坐着白帆小舟。
只想问问你,情感是如何产生的,月亮也会因此在云中坠落。

注释:

  • 可怜:可惜,怜惜。
  • 谁家郎:哪家的年轻人。
  • 缘流:顺着水流而行。
  • 乘素舸:乘坐着白色的小舟。
  • 但问:只是想问一下。
  • 情若为:情感是如何形成的。
  • 月就云中堕:月亮就会在云中坠落。

典故解析:

本诗体现了古人对爱情和情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天上月亮的向往与情感的追问。诗中“月就云中堕”暗示了情感的脆弱与变化,月亮与云的关系可见一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景仁,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以山水诗见长,常常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谢灵运的作品对后世的山水诗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谢灵运于东阳溪流域游历之际,表达了他对年轻人情感生活的关心和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情感的探讨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 其二》可以看作是对情感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的“可怜谁家郎”展示了诗人对年轻人情感生活的同情与关注。诗人通过描绘年轻人乘舟游览的情景,仿佛是在诉说一种对青春的缅怀与对理想情感的追求。

接下来的“但问情若为”则转向了对情感本质的探讨,诗人似乎在询问:情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对情感的疑问,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探索与追求。最后一句“月就云中堕”则带有一种忧伤的情绪,暗示着情感的脆弱与易逝,正如月亮在云中消逝一样。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对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谢灵运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既有对年轻人情感的关怀,也有对自身情感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可怜谁家郎”:诗人对年轻人的同情,暗示他们在情感上的困惑与苦恼。
    • “缘流乘素舸”:描绘了年轻人顺流而下的情景,象征着青春的轻松与自由。
    • “但问情若为”:诗人内心的疑问,探讨情感的形成与本质。
    • “月就云中堕”:情感的脆弱与易逝,月亮在云层中消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与情感相提并论,暗示情感的变化与脆弱。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人类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愁”与“郎”构成一种对比,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年轻人对情感的思考,表现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对情感脆弱性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溪流:象征着人生的流动与变化,也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白帆小舟:代表轻松自由的生活状态,寄托着对理想情感的追求。
  • 月亮:象征着理想与美好情感的追求,同时也暗示其脆弱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可怜谁家郎”指的是: A. 一个年轻的诗人
    B. 一个年轻的女子
    C. 不特定的年轻男子
    D. 一位老者

  2. “月就云中堕”意指: A. 月亮在云中消失
    B. 月亮在空中移动
    C. 月亮与云相互辉映
    D. 月亮升起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情感的脆弱? A. 溪流
    B. 小舟
    C. 月亮
    D. 云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诗》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谢灵运更倾向于探讨情感,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壮阔的山河景色。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谢灵运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重九 浣溪沙 浣溪沙 与淑萍姐端诚兄游重庆华岩湖畔遇雨 浣溪沙·又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乡情 浣溪沙·美国碧荫湖初冬偶成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幽蔼 话匣子 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正谏不讳 嘈音 釒字旁的字 折冲将军 同字框的字 贾袖传香 彐字旁的字 横枪跃马 戈字旁的字 文轨攸同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包含窳的词语有哪些 宿计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