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烛影摇红 瓶中蜡梅一夕风摧》

时间: 2025-04-26 04:44:07

诗句

汉国宫黄,奈何偏向高楼住。

银瓶相贮自亭亭,只待东君主。

婉娈人家帘户。

愿欢愉、朝朝暮暮。

阳台漫倚,乞得宵来,几多清露。

无限悲凉,峭风横卷天花去。

春光底事向人间,一霎成今古。

须信人天同妒。

悔当初、芳心辄许。

小庭孤对,断魄残魂,大招难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7

诗词名称: 烛影摇红 瓶中蜡梅一夕风摧

作者: 陈永正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汉国宫黄,奈何偏向高楼住。
银瓶相贮自亭亭,只待东君主。
婉娈人家帘户。愿欢愉朝朝暮暮。
阳台漫倚,乞得宵来,几多清露。
无限悲凉,峭风横卷天花去。
春光底事向人间,一霎成今古。
须信人天同妒。悔当初芳心辄许。
小庭孤对,断魄残魂,大招难赋。

白话文翻译:

在汉朝的宫廷中,黄昏的灯光照耀着,然而我却偏偏住在高楼之上。
银瓶中盛着梅花,亭亭玉立,只待春天的东风来临。
闺中女子在帘户内,期盼着朝朝暮暮的欢愉。
我漫倚在阳台上,想要乞求夜晚的到来,渴望那清露的滋润。
然而悲凉无尽,刺骨的寒风卷走了天花。
春光为何如此短暂,一瞬间成了过去与未来。
我们应信人间与天上皆同样妒忌这份美好,悔恨当初轻易许下芳心。
在小庭中孤独相对,断魂残魄,难以再赋新诗。

注释:

  • 汉国宫黄:指汉朝的宫廷,黄指黄昏,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 银瓶:象征着珍贵的梅花,代表着纯洁和美好。
  • 东君:指春天的东风,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 婉娈人家:指温柔的女子,象征着柔情与期待。
  • 阳台:指楼台,代表着观景的地方,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峭风:指刺骨的寒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 断魄残魂:形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优美,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爱情无常的思考。开篇以“汉国宫黄”引入,暗示历史的沉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银瓶中的梅花,象征着珍贵而脆弱的美好,只有在春风的召唤下才能绽放。诗中对女子的描写,既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

然而,随之而来的“峭风横卷天花”,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凉。春光短暂,人生如梦,诗人在对过往的追忆中充满了惋惜和悔恨。最后一句“断魄残魂,大招难赋”,更是将孤独与无助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孤寂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丽,既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堪称当代诗作中的佳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国宫黄,奈何偏向高楼住。”:引入历史背景与诗人个人情感的冲突。
    • “银瓶相贮自亭亭,只待东君主。”:梅花如同诗人的愿望,期待春天的来临。
    • “婉娈人家帘户。”:描绘温柔的女子,增添了柔情与期待。
    • “阳台漫倚,乞得宵来,几多清露。”:表达对夜晚与清露的渴望,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 “无限悲凉,峭风横卷天花去。”:转折,表现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 “春光底事向人间,一霎成今古。”: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春光转瞬即逝。
    • “须信人天同妒。”:感受到人间与天上对美好的妒忌。
    • “悔当初芳心辄许。”:对爱情的懊悔与反思。
    • “小庭孤对,断魄残魂,大招难赋。”:孤独的内心,难以再赋新诗,感情的沉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珍贵的情感,体现了脆弱与美好。
    • 拟人:春光与人间的情感,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无情与爱情的脆弱,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怀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银瓶:象征珍贵与脆弱的情感。
  • 梅花:代表纯洁与美好,期盼春天的到来。
  • 高楼:象征孤独与隔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 清露:象征生活中的细腻与美好,渴望得到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瓶”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珍贵的情感
    • C. 权力
    • D. 友情
  2.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感慨与惋惜
    • C. 高兴
    • D. 期待
  3. “峭风横卷天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凉
    • C. 无奈
    • D. 愤怒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风格清丽,情感细腻。
  • 杜甫《春望》:则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反映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伤,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解析与赏析》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老学庵北窗杂书七首 其七 杂书幽居事五首 其四 舟中 即事 闲中书事 闻猿 小舟游近村 初秋 志喜 杂言示子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瘦骨嶙峋 奔逸绝尘 女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包含右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抗心希古 诐憸 含着骨头露着肉 药笼中需 余年 采字旁的字 赵治勋 夹衫 血字旁的字 安之若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