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樊子中打碑者》

时间: 2025-04-25 19:06:21

诗句

樊迟讵学圃,可论金石交。

常赋旧文字,如见古陶匏。

汉篆龙回壁,梁书室卧蛟。

墨卿吾与尔,聊复隐三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6:21

原文展示:

寄樊子中打碑者 樊迟讵学圃,可论金石交。 常赋旧文字,如见古陶匏。 汉篆龙回壁,梁书室卧蛟。 墨卿吾与尔,聊复隐三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樊迟岂是只学园艺的人,他可以谈论金石之交。常常书写古老的文字,仿佛见到古代的陶器和匏器。汉代的篆书如龙回旋在墙壁上,梁朝的书法如蛟龙卧在书室中。墨卿,我和你,姑且隐居在三茅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樊迟:指樊子中,打碑者。
  • 讵:岂。
  • 学圃:学习园艺。
  • 金石交:指坚固的友情,也指金石之文。
  • 陶匏:古代的陶器和匏器,比喻古老的器物。
  • 汉篆:汉代的篆书。
  • 梁书:梁朝的书法。
  • 墨卿:指书法家。
  • 三茅:指隐居之地。

典故解析:

  • 樊迟学圃:出自《论语·子路》,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和园艺,孔子认为这不是君子所应学的。
  • 金石交:比喻坚固的友情或金石之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83-1350),元代诗人,字伯雨,号贞居子,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雨寄给樊子中的,樊子中是一位打碑者,擅长金石文字。张雨在诗中表达了对樊子中技艺的赞赏,并表达了与樊子中隐居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樊子中打碑技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古老文化的尊重和向往。诗中“汉篆龙回壁,梁书室卧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汉代篆书和梁朝书法的雄浑与灵动,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最后两句“墨卿吾与尔,聊复隐三茅”,表达了作者与樊子中共同隐居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樊迟讵学圃,可论金石交。——樊子中岂是只学园艺的人,他可以谈论金石之交。
  2. 常赋旧文字,如见古陶匏。——常常书写古老的文字,仿佛见到古代的陶器和匏器。
  3. 汉篆龙回壁,梁书室卧蛟。——汉代的篆书如龙回旋在墙壁上,梁朝的书法如蛟龙卧在书室中。
  4. 墨卿吾与尔,聊复隐三茅。——墨卿,我和你,姑且隐居在三茅之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汉篆龙回壁”和“梁书室卧蛟”,用龙和蛟比喻书法的雄浑与灵动。
  • 拟人:如“梁书室卧蛟”,将书法拟人化为蛟龙。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老文化的尊重和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篆:汉代的篆书,象征古老的文化。
  • 梁书:梁朝的书法,象征书法艺术的灵动。
  • 三茅:隐居之地,象征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樊迟”指的是谁? A. 樊子中 B. 孔子 C. 樊哙 答案:A

  2. “汉篆龙回壁”中的“汉篆”指的是什么? A. 汉代的篆书 B. 汉代的碑文 C. 汉代的陶器 答案:A

  3. 诗中的“三茅”象征什么? A. 隐居之地 B. 书法艺术 C. 古代器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雨的其他诗作,如《题画》等,可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恬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张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创作。
  • 《中国书法史》:了解汉代篆书和梁朝书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清平乐(赠棋者) 番枪子 西江月 上平西(甲申岁西度道中作) 满江红(重九与张舍人) 水调歌头 临终二诗 其二 临终二诗 其一 上平西/金人捧露盘 甲申岁西度道中作原作上西平,从 毛扆校本东浦词 满江红 重九与张舍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夸大 骑衡 豆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争先士卒 枉使心机 妙语解烦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而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官府 举直措枉 无论如何 包含疳的词语有哪些 轨行 士字旁的字 饥附饱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