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斋居偶兴》

时间: 2025-08-07 19:35:33

诗句

绝涧多灵石,中开小洞房。

醉醒依竹素,晴雨看梅黄。

树暗莺声涩,岩虚水韵长。

未能超贾马,自足上羲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9:35:33

原文展示:

斋居偶兴 张雨 〔元代〕 绝涧多灵石,中开小洞房。 醉醒依竹素,晴雨看梅黄。 树暗莺声涩,岩虚水韵长。 未能超贾马,自足上羲皇。

白话文翻译:

在深谷的溪流旁,有许多神奇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小巧的洞穴。 醉醒之间,依靠着竹简和书籍,晴天和雨天都欣赏着梅花的黄色。 树木茂密,莺鸟的歌声显得有些沙哑,岩石空旷,水声悠长。 虽然未能超越贾谊和司马相如,但自认为足以追随伏羲的境界。

注释:

  • 绝涧:深谷的溪流。
  • 灵石:神奇的石头。
  • 竹素:竹简和书籍,指学问。
  • 梅黄:梅花的黄色。
  • 莺声涩:莺鸟的歌声显得有些沙哑。
  • 岩虚:岩石空旷。
  • 水韵长:水声悠长。
  • 贾马:贾谊和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
  • 羲皇:伏羲,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文化始祖。

诗词背景: 张雨是元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谷中的静修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学问和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古代文化英雄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谷、灵石、小洞房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醉醒、晴雨、树暗、岩虚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韵律。诗中的“未能超贾马,自足上羲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英雄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自我满足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学问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首句“绝涧多灵石,中开小洞房”描绘了深谷中的神奇景象,灵石和小洞房增添了神秘感。
  • 第二句“醉醒依竹素,晴雨看梅黄”表达了诗人在醉醒之间对学问的依赖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第三句“树暗莺声涩,岩虚水韵长”通过对树木、莺声、岩石和水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的韵律。
  • 最后一句“未能超贾马,自足上羲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英雄的敬仰和对自我满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灵石”比喻神奇的自然景物。
  • 拟人:“莺声涩”赋予莺鸟以人的情感。
  • 对仗:“醉醒依竹素,晴雨看梅黄”中的“醉醒”与“晴雨”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学问的结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古代文化英雄的敬仰。

意象分析:

  • 绝涧、灵石、小洞房:神秘的自然景物。
  • 竹素、梅黄:学问和自然美的象征。
  • 树暗、莺声涩、岩虚、水韵长: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韵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竹素”指的是什么? A. 竹子和丝绸 B. 竹简和书籍 C. 竹子和素食 D. 竹子和素描
  2. 诗中的“贾马”指的是谁? A. 贾宝玉和马文才 B. 贾谊和司马相如 C. 贾岛和马致远 D. 贾平凹和马原
  3. 诗中的“羲皇”指的是谁? A. 伏羲 B. 黄帝 C. 尧 D. 舜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隐逸之情。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雨的《斋居偶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雨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隐逸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张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元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查询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 其二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 其一 外舅庄子尚生辰 其三 外舅庄子尚生辰 其二 用汪彦章内翰诸公韵二首呈信安 其二 用汪彦章内翰诸公韵二首呈信安 其一 用前韵奉寄孟峤之 郑倅德兴平江官满有诗见寄次韵以叙老怀惜别之意 对雪用曾丈韵呈徐丈 沈国录席上用赵监丞韵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细雨斜风 鹜溏 岩嵌 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出手得卢 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秋粮 玄字旁的字 择善固执 分庭伉礼 拾投 晨风零雨 耒字旁的字 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一诎一信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