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10
《鹧鸪天 其三 重九日敬用遁庵兄韵》
作者:段成己 〔金朝〕
豪气消磨百尺楼。
忧来一日抵三秋。
故人落落晨星少,新冢累累塞草稠。
思往事,去悠悠。
夕阳回首忽西流。
叶声偏入愁人耳,声本无心人自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上感受到的豪情已经消磨殆尽,忧愁使得一天的感受如同三年的沉重。昔日的朋友如晨星般稀少,而新坟墓不断增加,草木繁茂。回想往事,感慨万千,夕阳西下,时间匆匆流逝。树叶的沙沙声偏偏触动了愁人的耳朵,而那声音本无心,却让人倍感忧愁。
作者介绍:段成己,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变迁。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抒发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时节,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这样的节日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产生了浓厚的忧愁。
这首《鹧鸪天》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起首以“豪气消磨百尺楼”开篇,迅速引入了对人生壮志的失落感,继而通过比喻“忧来一日抵三秋”深化了忧愁的沉重。这种时间的感受,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故人落落晨星少,新冢累累塞草稠”则是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表现出诗人与世事的格格不入。诗中“思往事,去悠悠”的叹息,进一步引发了对过往的追忆,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令人感受到无尽的惆怅。
最后两句“叶声偏入愁人耳,声本无心人自愁”则是将自然的声音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感受。即使是无心的自然声响,也会引发人们的忧愁,显示出诗人敏感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生命、时光和友谊的感慨,体现了段成己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人生的无常、友谊的珍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豪气消磨百尺楼”中的“豪气”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晨星”象征的是?
“声本无心人自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意象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