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7:13
那得茅斋一饷閒。
地炉敲火试龙团。
头从白后弹冠懒,
脚自顽来应俗难。
尘世窄,酒杯宽。
百年转首一槐安。
是非臧谷何时了,
隐几西窗月色寒。
想要在这简陋的茅草屋中安静地享受悠闲时光,
就得靠着炉子,敲打火柴,尝试那美味的龙团(糕点)。
头发已经白了,不愿意再费心理会那些浮华,
脚下却任由世俗的诱惑,难以自拔。
这个尘世狭窄,酒杯却显得宽广。
百年转瞬即逝,只有那棵槐树依然安然无恙。
关于是非对错,何时才能结束呢?
在这隐秘的小几旁,西窗外的月色透着寒意。
段成己,金朝诗人,性情洒脱,常以隐逸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人生态度的哲理思考。
创作于立春后数日,时值盛寒,作者因不愿外出而赋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这首《鹧鸪天》以闲适的姿态描绘了作者在寒冷春天的内心世界。全诗通过对生活状况的细腻观察,展现了隐士的洒脱与对人世纷争的超然。首句以“茅斋”开头,便引入了一个简朴而宁静的场景,象征着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紧接着的“地炉敲火试龙团”则展现了作者在冬日寒夜中,围炉而坐的温暖与安宁,令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幸福感。
“头从白后弹冠懒,脚自顽来应俗难”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态度,既有自嘲成白发的无奈,也有对世俗生活的无力抗拒,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漠。后半部分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思,强调了“百年转首”的短暂与“槐安”的永恒,展现了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最后两句以“是非臧谷何时了,隐几西窗月色寒”结束,给人一种清冷的孤独感,令人思考人际关系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这首诗整体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不乏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生命短暂和人际关系复杂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段成己
D. 王维
“尘世窄,酒杯宽”中的“酒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名利
C. 生活的放纵
D. 家庭
诗中提到的“槐安”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安宁与长寿
C. 生命的短暂
D. 人际关系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