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12:43
春夏两相期
记年年三春迟误,经秋百卉丛灿。
半亩荒畦,犹爱菊华争艳。
千枝缭绕亚疏篱,五色缤纷横孤馆。
剥啄邻家,看花无阻,一行香伴。
阴森土润尘软。
认板桥陈迹,晓霜人远。
吸露餐英,招得屈原魂返。
薄绵衫子趁轻身,聚头摺扇敲閒腕。
缓步萦纡,指点犹疑,老奴谈健。
每年的春天总是来得迟缓,而秋天的花朵却依然盛开得灿烂。在这半亩的荒地里,我依旧喜爱争艳的菊花。千枝花朵缠绕在稀疏的篱笆上,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孤寂的馆舍旁交相辉映。邻家的鸟儿啄食花朵,观花的游人毫无阻碍,伴随着一阵阵花香。阴暗的土地湿润,尘土柔软。我认出了板桥的旧迹,清晨的霜冻下人影稀疏。我在露水中品尝花瓣,仿佛招回了屈原的灵魂。轻盈的薄衫伴随我,聚在一起的扇子轻轻敲打着空闲的手腕。缓缓走动,犹豫地指点,一旁的老仆人谈论着健康的事情。
张克家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四季的变迁。
这首诗写于春夏之交,反映了诗人对春天迟来的惋惜与对夏天生机勃勃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共鸣。诗中提到的屈原,代表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怀念。
《春夏两相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夏交替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诗中“年年三春迟误”的感叹,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以“菊华争艳”传达出一种对生命顽强生长的赞美,暗示着即使在荒芜的环境中,依然能看到生机盎然的美丽。
全诗以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春夏图景,诗人通过“千枝缭绕亚疏篱,五色缤纷横孤馆”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花园,仿佛在召唤着人们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同时,诗中提到“招得屈原魂返”,不仅是对屈原的追忆,更是对诗人自己心灵的呼唤,表达了一种对文化传统的敬仰与思考。
此外,诗中细腻的生活场景,如“薄绵衫子趁轻身,聚头摺扇敲閒腕”,描绘了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方式,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整首诗在细腻的观察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夏之交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中提到的“年年三春迟误”,说明了什么?
“薄绵衫子趁轻身”中的“薄绵衫子”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屈原”代表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