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17
江城子·草堂潇潇淅江头
草堂潇潇淅江头。傍林丘。买扁舟。
隔岸红尘,无路近沙鸥。
枕上有书尊有酒,身外事,更何求。
暮云归鸟仲宣楼。敝貂裘。为谁留。
千古书生,那得尽封侯。
好在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
草堂边上细雨淅沥,江水悠悠,
在林丘边,买一只小扁舟。
隔着岸边的红尘,无法靠近沙鸥。
枕边有书,有酒可饮,身外琐事,更何所求?
黄昏时分云归,鸟回仲宣楼。
破旧的貂裘,留给谁呢?
千古书生,何能得到封侯?
幸好在半山亭下的路,听闻未老,来去无忧。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仲明,号天游,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诗人隐居在江边草堂时,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江城子·草堂潇潇淅江头》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开头用“草堂潇潇淅江头”描绘了自然环境,细雨中的草堂显得宁静而清幽。诗人通过“买扁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渴望逃离纷扰的红尘。
接下来的“枕上有书尊有酒”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理想:在书本和美酒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与安慰,他不再追逐名利,只愿安享生活。而“暮云归鸟仲宣楼”中的“归鸟”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归属感与安宁,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的追求。
在最后几句,诗人反思人生的价值,感叹千古书生难以封侯,表明他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结尾则回归到自然,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满足与珍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理理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人生哲学,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入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堂”最能代表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隐居生活
C) 热闹的集市
“隔岸红尘”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世俗的纷扰
C) 古老的传说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什么?
A) 非常渴望
B) 无所谓
C) 绝对排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