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8-04 11:39:29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1:39:29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明亮月光,
让我疑心是地面上的霜。
抬头望向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在思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床的前面,指作者所处的位置。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光明和思乡之情。
  • :怀疑、猜测。
  • :夜间凝结的水汽,白色的霜象征寒冷。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
  • :思念,怀念。
  • 故乡:家乡,指作者心中牵挂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思念和孤独,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是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以豪放、清新、奔放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李白在外游历时,借月光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的诗篇之一,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动人。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床前的明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白色的光芒与霜相交织,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幽的氛围。接着,诗人抬头望向明月,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随即低下头来,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全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表现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苦。李白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普遍的人类情感,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使这首诗历久弥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述夜晚床前洒落的月光,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 疑是地上霜:诗人将月光与霜进行比较,显示出月光的明亮与寒冷。
  •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思念故乡,表达了游子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月光比作霜,增加了意象的层次感。
  • 排比:通过“举头”和“低头”的排比,表现出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希望。
  • :代表寒冷和孤独。
  • :象征温暖的家,反衬出游子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2.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什么意思?
    A. 确定
    B. 怀疑
    C. 感叹

  3. 此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诗更显得简洁明了,情感直接,而杜甫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更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立春谢司法有诗次韵 悼祭酒徐仁伯 次韵杨先辈古调 此君室 次韵 约鲁山兄 次韵十二神体 其一 次韵费司法 贺新凉(戊申生日) 拔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约理辨 儒雅 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药筒 膏粱纨绔 渗金 六结尾的成语 全身远祸 言字旁的字 受潮 三更半夜 无动为大 方字旁的字 解衣衣人 小字头的字 包含鉴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包含愠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