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4:07
行香子慢 泰宁、芦庵滩
作者: 沈轶刘
豹起龙潜。震长天怒雷,光怪芦庵。
南华山洞漏,滩接崇岩。
连艘去,溪溜翻处,槽转礁影全嵌。
烧大脔。酒粟初馨,看醉枕千帆。
篙搀。燕尾相衔。放单艭奋驱,直撼丛巉。
奔蛇箭往,讶崩浪偏馋。
惊迎纵,飘如飞电,片时人鬼仙凡。
一线横悬。倾身迸泻,魂落蛟潭。
这首词描绘了泰宁、芦庵滩的壮丽景色与激荡的情感。
开头提到“豹起龙潜”,形容自然的力量和生机,紧接着描述雷声震动长空,映照出芦庵的奇光异彩。
南华山的山洞渗漏着清泉,滩头与崇高的岩石相接。
连着几艘船驶过,溪水在翻滚的地方,船身在礁石的倒影中错落有致。
大鱼被烧烤,酒香和稻米的气息初现,令人醉倒在千帆之间。
船桨搀扶,燕尾船相连,单桨轻舟奋力前行,直面巍峨的山峦。
像奔腾的蛇箭一样急速而去,惊奇于崩涌的浪花带来的诱惑。
惊喜地迎接,飘动如飞电,片刻之间人、鬼、仙、凡交错。
一线的横空而挂,倾身而落,灵魂掉入蛟潭。
沈轶刘,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融入个人情感与哲思,风格独特。
这首词写于沈轶刘游历泰宁、芦庵滩时,受到壮丽自然景色的启发,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行香子慢 泰宁、芦庵滩》是一首充满生机和动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泰宁的自然美。开头的“豹起龙潜”便引入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神秘感,接着通过“震长天怒雷”展现了山水的壮阔和震撼。词中对船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水上活动的生动场景,也隐喻着人生旅途的波澜起伏。
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酒粟初馨,看醉枕千帆”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词的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自然场景,让人沉浸其中。
此外,词中对瞬间感受的描绘,如“飘如飞电”,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最后一句“一线横悬”,则让整个画面升华,似乎在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深远思考。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在自然壮丽景色中感受到的生命的意义与瞬息万变的美好。
这些意象汇聚了自然的美与人生命运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豹起龙潜”中的“豹”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力量
C. 安静
D. 暴力
诗中提到的“酒粟初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享受生活
C. 忧虑
D. 孤独
诗中的“魂落蛟潭”意指?
A. 灵魂的寄托
B. 生命的结束
C. 归家的旅程
D. 自然的毁灭
答案:
将沈轶刘的作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生哲思,但沈轶刘更倾向于生动的动作描写,而苏轼则更注重抒情与哲理的交融。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及其背后的深意!